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出版时间:2016年9月

出版社: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为《回归课堂原点的深度教学》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 9787030498687
  • 189060
  • 2016年9月
  • 未分类
  • 未分类
  • G424.21
内容简介

  李松林编著的《回归课堂原点的深度教学》围绕“回归课堂原点的深度教学”这一核心主张,集中回答和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针对当前课堂教学普遍缺乏深度的内在根源.提出“生命与智慧”、“学科与教材”、“知识与能力”和“学习与发展”四大课堂原点问题并对其进行分析。二是为了从根本上突破深度教学的实践瓶颈,分别对转变教师的学科教材理解范式、触发学生生命的内源性学习力、突破学科课堂中的知识分类学以及引导学生提升自身的智慧价值四个问题进行讨论。三是基于“深度教学是深入学科教材本质的反思性教学,深度教学是触及学生心灵深处的对话式教学,深度教学是促进学生持续建构的阶梯式教学,深度教学是引导学生建构意义的理解性教学”四个基本命题,重点探讨深度教学的基本范式和实践模式。


  本书适合中小学教学管理者和学科教学教师、课程与教学论学者及其研究生阅读参考。

目录

第一章 课堂改进的必进之路


 1.1 各执一端的课堂教学改革


 1.2 偏离课堂原点的教学问题


 1.3 回归课堂原点的深度教学


第二章 课堂教学的原点问题


 2.1 生命与智慧:教学的生命意义与智慧价值


  2.1.1 教学之道,道在生命


  2.1.2 生命之教,道在心灵


  2.1.3 心灵之教,道在智慧


 2.2 学科与教材:学科教材理解的范式及其模型


  2.2.1 学科教材理解的教学实践意义


  2.2.2 学科教材理解的已有研究及其启示


  2.2.3 学科教材理解范式的结构模型


 2.3 知识与能力:学科课堂中的知识分类学


  2.3.1 知识与能力问题的哲学认识


  2.3.2 知识与能力问题的教育学认识


  2.3.3 知识与能力问题的再认识


 2.4 学习与发展:引导学生持续建构的活动设计


  2.4.1 教学即“导学”:教师是一个引导者


  2.4.2 学习即“建构”:学生是一个建构者


  2.4.3 活动促“发展”:用活动为学生的发展开路


第三章 深度教学的基本认识


 3.1 深度教学的本质内涵


  3.1.1 深度教学与浅层教学的根本区别


  3.1.2 深度教学的根本价值


 3.2 深度教学的结构模型


  3.2.1 学生与学科:心灵深处与学科本质的交互融合


  3.2.2 学科与学习:学科本质与持续建构的相互依存


  3.2.3 学生与学习:心灵深处与持续建构的相互支持


 3.3 深度教学的实践特质


  3.3.1 深度教学的基本性质


  3.3.2 深度教学的实践样态


 3.4 深度教学的基本范式


  3.4.1 深度教学是深入学科教材本质的反思性教学


  3.4.2 深度教学是触及学生心灵深处的对话式教学


  3.4.3 深度教学是促进学生持续建构的阶梯式教学


  3.4.4 深度教学是引导学生建构意义的理解性教学


 3.5 深度教学的操作框架


  3.5.1 一个终极价值:促进学生的意义建构与持续发展


  3.5.2 两个前端分析:学科教材与学生学情的深度分析


  3.5.3 四个转化设计:从目标的内容化到活动的序列化


  3.5.4 四个导学模式:从反思性教学到理解性教学


第四章 深度教学的实践瓶颈


 4.1 前提:转变教师的学科教材理解范式


  4.1.1 学科教材理解的经验论范式及其问题


  4.1.2 学科教材理解的教学论范式及其框架


  4.1.3 转变学科教材理解范式的瓶颈、路径与策略


 4.2 关键:突破学科课堂中的知识分类学


  4.2.1 知识教学的实践问题:只见知识,而不见知识的知识


  4.2.2 学科知识的重新分类:知识与能力之问的再认识


  4.2.3 知识教学的突破:从知识到元知识


 4.3 本源:触发学生生命的内源性学习力


  4.3.1 内源性学习力的本质属性


  4.3.2 内源性学习力的结构模型


  4.3.3 内源性学习力的触发点


  4.3.4 内源性学习力的触发策略


 4.4 宗旨:引导学生提升自身的智慧价值


  4.4.1 智慧问题的凸显


  4.4.2 智慧的结构模型


  4.4.3 智慧的发展机制


  4.4.4 发展智慧的教学路径


第五章 回归课堂原点的深度教学模式


 5.1 深入学科教材本质的反思性教学


  5.1.1 基本理念:用教材来教学科


  5.1.2 基本目标:培育学科核心素养


  5.1.3 基本方向:把握学科教材本质


  5.1.4 核心环节:反思


  5.1.5 基本模式:反思性教学


 5.2 触及学生心灵深处的对话式教学


  5.2.1 浅层教学的重要根源:学生心灵的沉睡


  5.2.2 心灵的本质:意义建构体


  5.2.3 心灵的结构:心智、心事与心意


  5.2.4 心灵的触及:心灵的触发、唤醒与建构


  5.2.5 触及心灵深处的教学:基于问题情境的对话式教学


 5.3 促进学生持续建构的阶梯式教学


  5.3.1 阶梯式教学的缘起与根据


  5.3.2 阶梯式教学的理念与思想


  5.3.3 阶梯性活动的层次与设计


  5.3.4 学习支架的类型与搭建


 5.4 引导学生建构意义的理解性教学


  5.4.1 意义的内涵:事实、价值与精神


  5.4.2 意义的构成:知识层次与生命层次


  5.4.3 意义的建构:框架、机制与路径


  5.4.4 意义建构的教学途径:理解性教学


结语 重新追回教学的真谛与智慧


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