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出版时间:2016年8月

出版社: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以下为《发展性德育——高校德育发展性教学模式的建构与实践》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 9787562847656
  • 44690
  • 2016年8月
  • 未分类
  • 未分类
  • G641
内容简介

  提高高校德育有效性既是重要的理论课题,更是现实的实践课题,既需要理论研究,更需要实践探索。本书是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高校德育发展性教学模式建构与实践”的总结性成果,从根本理念、层次结构、逻辑起点、实施路径、价值追求、内心植入、空间拓展、个别指导、评价机制、效果呈现等方面,对高校发展性德育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聚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以“生活一实践一发展”为主体逻辑、以“研究性教学”为支撑、“网络化教学”为拓展,整体构建了“一体两翼”发展性德育教学模式。王荣发、朱建婷编著的《发展性德育--高校德育发展性教学模式的建构与实践》充分体现了研究与工作、理论与实践、针对性与实效性紧密结合的特点,对于高校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师具有启迪和借鉴意义,对于大学生们积极主动参与德育过程并在其中发展自已具有参考和实践价值。

目录

绪论 走向“发展性德育”


 一、从“发展性教学”走向“发展性德育”


 二、从“说教式德育”走向“发展性德育”


 三、从“生活化德育”走向“发展性德育”


第一章 以人为本:发展性德育的根本理念


 一、人: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


 二、人之本: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


 三、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的落脚点


第二章 学段衔接:发展性德育的层次结构


 一、德育衔接是一个系统工程


 二、德育衔接的逻辑关系及现实困境


 三、德育衔接的内在依据


 四、合理建构德育衔接的层次结构


第三章 回归生活:发展性德育的逻辑起点


 一、引导大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强化道德意识


 二、大学生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机理分析


 三、确立现代“有效性教学”的理性自觉


 四、回归生活世界,实施“生活化德育”


第四章 强化实践:发展性德育的实施路径


 一、实践性是德育教学的本质特征


 二、实践性教学的内涵与类型


 三、实践性教学运作的“五性”要求


 四、德育实践性教学的整体设计


 五、实践性教学的内容结构


 六、实践性教学的设计与安排


第五章 主体发展:发展性德育的价值追求


 一、主体发展是德育教学改革的主题


 二、德育“发展性教学”的构思理路


 三、德育“发展性教学”模式的构建


 四、德育“实践一发展性教学”具体方案


第六章 引导研究:发展性德育的内心植入


 一、以研究性教学促进创新人才培养


 二、以研究性教学增强学生创新意识


 三、以研究性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四、以研究性教学指导学生创新实践


第七章  网络工程:发展性德育的空间拓展


 一、积极介入,拓展网络德育空间


 二、化虚为实,构建网络德育工程


 三、别有洞天,走进课程网站


第八章 心灵对话:发展性德育的个别指导


 一、学会适应,积极发展


 二、入党的要求


 三、恋爱的建议


 四、择业·就业·创业


 五、性格及其优化


 六、人生与生死


 七、阅读与教学


第九章 考核方式:发展性德育的评价机制


 一、发展性德育评价的特征及其构建


 二、平时成绩:实践一发展性教学考核


 三、期末考试:开放式研究型考试模式


 四、课程考核:主体·方式·评价


 五、长效机制:建立发展性德育评价导向机制


第十章 案例集锦:发展性德育的效果呈现


 一、一个大学生的德育考核本


 二、学生成长故事例选


 三、教师与学生一起发展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