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 #

出版时间:2013年8月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以下为《表现性素描》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9787302318644
  • 1-1
  • 81264
  • 0043151301-9
  • 平装
  • 16开
  • 2013年8月
  • 371
  • 艺术学
  • 美术学
  • J214
  • 艺术设计
  • 本科、高师
内容简介
李建军、刘思智、孙兆俊编著的《表现性素描》从理论讲述和实践训练两个方面对表现性素描的基本原理、材料应用、造型特点、表现形式以及训练的方式、方法和内容进行了系统的讲述,同时结合相关知识对大师作品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理论方面:从绘画的角度讲述了表现性素描的造型特点和表现形式,分析了表现性素描与自然现实的关系,强调了画面整体表现性和个性化语言的重要性。实践训练方面:通过对造型元素、绘画材料的表现试验,锻炼画面造型元素的组织、应用能力,熟悉各种材料和画面形式的表现特性;通过构图与形式的把握训练,明确情感表达与画面表现的关系,加强对画面整体关系的组织与把握,培养绘画表现的创造意识、个性意识和想象能力;结合专题训练,学习表现性素描语言的强化、组合、概括、归纳及具体运用的方法和技巧,掌握对特定情感和物象的画面表现能力。
《表现性素描》结构合理、流程清晰、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突出实用性且采用新颖、统一的格式化体例。本书既适用于本科院校美术学、美术教育专业素描课程的教学,也可作为专升本及美术从业者的职业教育与岗位培训的教材,对于广大社会美术爱好者来说也是一本非常有益的参考读物。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对素描艺术的再认识


  第二节  绘画与图像


  第三节  表现性素描训练的意义


第二章  基本原理


  第一节  表现性素描的主观性与客观性


  第二节  表现性素描注重创造性和想象力


  第三节  研究自然与画面同等重要


  第四节  认识自我与个性化表现


第三章  材料媒介及应用


  第一节  材料媒介的重要性


    一、物质结构是载体


    二、材料具有媒介性


    三、材料具有审美性


  第二节  材料与应用


    一、矛性媒介


    二、湿性媒介


    三、混合媒介


    四、媒介承载物


    五、材料的应用


第四章  画面的构成与意图传达


  第一节  视觉要素的组织能力


  第二节  视觉要素的构成与表现


    一、点


    二、线


    三、形


    四、色调


    五、体块


    六、材料肌质


    七、空间


  第三节  构图与形式把握


    一、影响构图的因素


    二、情感表达与画面


第五章  表现性素描的实践与训练


  第一节  学会观看


  第二节  写生即创作


    一、写生具有创作意识


    二、写生体现主动性


    三、创作意识的培养


  第三节  表现性素描的训练方法


    一、简化现实,强化直观感受


    二、联想、组合


    三、提取、解构


  第四节  表现性素描的项目训练


    一、静物写生


    二、室内空间表现


    三、风景写生与想象的风景


    四、名画解构练习


    五、人物写生


    六、场景表现


第六章  作品赏析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