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 #

出版时间:2010年9月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以下为《与一线幼儿教师对话:激发反思 共同成长》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9787303112951
  • 1-1
  • 53209
  • 0043152080-8
  • 16开
  • 2010年9月
  • 教育学
  • 教育学
  • G612
  • 学前教育
  • 本专科
目录

第一部分  认识教师的“反思”


第一章  走进教师的“反思”


  一、留一只眼睛给自己


  二、何谓“反思”


  三、教师的“反思”


  四、为何反思


第二章  审视教师的“反思”


  一、反思现状:美丽的“徒劳”


  二、寻找反思的“敌人”


  三、诊断教师的“反思”


  四、反思“反思”


第二部分  研究教师的“反思”


第三章  研究的缘起一一走入现场


  一、“与狼共舞”的动物学家


  二、一位记者的荣耀业绩


  三、“扎根现场”的意义


  四、回归“教育生活”


  五、德不孤,必有邻


  六、思绪万千


第四章  建构信任一一研究关系&朋友关系


  一、平衡两种关系


  二、客观,向外看乙主观,向内看


  三、见证关系的发展


第五章  确立计划一一让计划赶上变化


  一、计划VS变化


  二、计划遭遇变化


  三、不断变化的计划


第六章  反思攻略一一从“忧思”到“优思”


  一、愉快地拥抱“反思”


  二、“优思”的标准


  三、“优思”诞生的条件


  四、反思主体:“心动”乙“行动”


  五、破除禁锢“反思”的枷锁


  六、优思:不走“寻常路”


  七、思路决定出路:反思模式的革新


第七章  成长足迹一一思而优则进


  一、成功的过程是坚持


  二、变化:“显性”乙“隐性”


  三、旁观者“清”


  四、尺度的缺失


  五、遗憾中的“完美”


  六、变化“连连看”


  七、教师成长的复杂性


  八、可喜的题外“化”


第三部分  分享教师的反思经验


第八章  反思经验一分享与交流


  一、方法比想法更重要


  二、“实践”检验中的“反思模式”


  三、反思方法的初探


  四、思维的碰撞者——360度对话反思法


  五、细节的记录者——录像反思法


第四部分  交流研究中的感悟


第九章  研究的题外话——意外的收获


  一、偶然的遭遇


  二、意外的收获


  三、空间与内容的互斥


  四、看到一粒沙中的世界


  五、微观教学VS微格教学


  六、“教育学院微观教学”的畅想


第十章  反思研究——我们做了什么?


  一、研究定位:我们做了什么研究?


  二、研究效度:我们的研究可信吗?


  三、研究价值:研究是为了推广吗?


第十一章  接触零距离——向工作一线的幼儿园教师致敬


  一、圈外人VS圈内人


  二、一份讲良心工作


  三、我眼中的纪老师


  四、我们需要松绑


  五、思考的前提:闲暇


  六、向幼儿园老师致敬


附录


  附录1  研究报告


  附录2  四种“教师专业日记样例”


  附录3  纪老师的小班教学经验专题总结


  附录4  2007年11月20日的谈话录音文字片段


  附录5  2007年4月11日的研究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