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出版时间:2014年6月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以下为《中古文学地理研究》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9787510081392
  • 50943
  • 2014年6月
  • 未分类
  • 未分类
  • I206.2
内容简介
本套书全面、细致、深入地整合了当下中古文学与文化研究领域的*新、*权威成果,力求通过文学与文化研究辐射*国中古时期社会的整体风貌。本项目包括编年体文学史形态的研究、中古家族与文学关系的研究、文学与文化的历史地理学研究、文学语言的研究、佛教与文学之关系的研究、专体文学史的研究等12个专题,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目录

导论 中国历史文学地理研究构想


上编 魏晋本土文学地理


第一章 时间断限与研究思路


 第一节 时间断限


 第二节 研究思路


第二章 描述:文学家籍贯的地理分布


 第一节 文学家考表


 第二节 文学家籍贯分布表与文学家籍贯分布图


 第三节 文学家籍贯地理分布的不均衡状态——各别地区本土文学发展程度的认定


第三章 分析:各别地区本土文学的成长


 第一节 本土文学的地理分区


 第二节 河淮文学


 第三节 河北文学


 第四节 河东文学


 第五节 关陇文学


 第六节 河西文学


 第七节 巴蜀文学


 第八节 江东文学


 第九节 辽东文学、南土文学、淮南文学


第四章 拓宽与加深:从魏晋本土文学地理到魏晋文学地理


 第一节 影响魏晋本土文学成长的多方面因素


 第二节 魏晋文学局面地理与魏晋文学活动中心地理


 第三节 魏晋分体文学地理



中编 中古文学的地理关注


第五章 石城莫愁与大堤艳姬之表征与本相


 第一节 历史表征:石城莫愁与大堤艳姬


 第二节 历史本相之一:地理环境与人文传统


 第三节 历史本相之二:交通要冲与蛮胡风俗


 第四节 必要的说明


第六章 文学视域之外的韩愈


 第一节 地位的讨论:韩愈为“中国文艺复兴”第一人


 第二节 文献学与学术史:《韩愈集宋元传本研究》述评


 第三节 成说的质疑:韩愈郡望昌黎及相关问题


 第四节 难点的解答:韩愈“足弱不能步”与“退之服硫黄”


 第五节 领域的拓展:韩愈史迹的认识与开发


第七章 文学书写中的南京意象


 第一节 沧桑而悲情:南京历史文化概说


 第二节 “金陵怀古”与其中的地名意境:以刘禹锡诗为例


 第三节 名随诗行与借诗释名:从刘禹锡诗《乌衣巷》到刘斧小说《乌衣传》


 第四节 蒋山、蒋州的得名与蒋子文崇拜:由干宝《搜神记》说起



下编 中古文学的地理背景


第八章 自然地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生态环境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气候形势


 第三节 动植物资源


 第四节 河流与湖泊


 第五节 海岸推移


 第六节 自然灾害


 第七节 天灾与人祸之间


 附 “逆天地之心”:梁武帝筑浮山堰


第九章 疆域地理:东晋十六国南北朝的疆域变动


 第一节 基本疆域范围与各别政权疆域


 第二节 有关疆域变动的初步分析


 第三节 疆域变动与侨州郡县设置及其中的正统观念


 第四节 疆域变动与遥领虚封及其中的正统观念


第十章 移民地理:东晋十六国南北朝的人口迁徙


 第一节 西晋中后期的人口迁徙


 第二节 东晋南朝的人口南迁


 第三节 十六国北朝的人口流动


 第四节 人口迁徙的影响:以东晋南朝为例


第十一章 政区地理:东晋南朝侨州郡县的地理分布


 第一节 侨州郡地理分布表


 第二节 侨州郡县的地理分布格局


 第三节 交通因素


 第四节 土著因素之一:政治利益的矛盾


 第五节 土著因素之二:居住地域的冲突


 第六节 自然条件与经济条件、军事因素与政治因素


 附 十六国北朝侨州郡县引论


第十二章 家族地理:中古时期郡望郡姓的地理分布


 第一节 郡望郡姓的概念及其意义之流变


 第二节 中古各时期的郡望郡姓及其分布


 第三节 中古郡望郡姓分布及其变迁的不平衡状况


 第四节 正史所见各别地区的重要郡姓及其讨论


附录一 六朝文化研究刍议


 一、为什么是“六朝”?


 二、时代特征与文化面貌


 三、更新认识与追求创新


 四、读常见书与用新资料


 五、理论与学说


 六、“致知”与“致用”


附录二 中国历史研究的地域视野


 一、历史地理学者的思维


 二、历史学者的立场


主要参考文献


主要人名索引


重新开始——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