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纲要(修订版) / 博雅语言学教材系列
作者: 叶蜚声、徐通锵
出版时间:2010年1月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9787301163108
- 4版
- 193067
- 0043171054-0
- 平装
- 16开
- 2010年1月
- 270
- 292
- 文学
- 中国语言文学
- H0
- 中文、外语
- 本科
《语言学纲要(修订版)》已出版发行多年,多次再版。全书清晰严谨的理论构架、精当而全面的内容选择、深入浅出的阐述方式,都深受读者的欢迎。
为了及时反映学科的发展,教育部规定,上世纪出版的高校教材在新的世纪必须进行修订。根据这一精神,本次修订在内容上有所扩充,同时努力在整体上保持原书的特色。
导言
一 语言学的对象和学科性质
二 语言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
三 语言学的应用价值
第一章 语言的功能
第一节 语言的社会功能
一 语言的信息传递功能
二 语言的人际互动功能
第二节 语言的思维功能
一 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二 语言思维功能的生理基础
三 儿童语言习得与思维的发展
四 关于聋哑人的语言和思维
五 思维能力的普遍性和思维方式的特殊性
第二章 语言是符号系统
第一节 语言的符号性质
一 语言和说话
二 语言与符号
第二节 语言符号的系统性
一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线条性
二 语言符号的层级体系
三 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第三节 语言符号系统是人类特有的
一 人类语言符号和其他动物“语言”的根本区别
二 语言是其他动物和人类之间无法逾越的鸿沟
第三章 语音和音系
第一节 语音和音系的区别与联系
一 语音学和音系学
二 语音和音系的最小线性单位——音素与音位
三 国际音标
第二节 从声学看语音
一 语音四要素
二 音质的声学分析
三 声学分析的仪器和软件
第三节 从发音生理看语音
一 发音器官
二 两类音素:元音和辅音
三 元音
四 辅音
第四节 音位与音系
一 对立和互补
二 音位和音位变体
三 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
第五节 音位的聚合
一 区别特征
二 音位聚合群
第六节 语音单位的组合
一 音节
二 语流音变
三 韵律层级
第四章 语法
第一节 语法和语法单位
一 语言结构是有规则的
二 语法的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
三 语法单位
第二节 组合规则
一 语素组合成词的规则
二 词组成词组和句子的规则
三 组合的层次性
四 组合的递归性和开放性
第三节 聚合规则
一 词类
二 形态
三 语法范畴
第四节 变换
一 变换和句型
二 变换和句法同义
三 变换和句法多义
第五节 语言的结构类型和普遍特征
一 语言的语法结构类型
二 语法结构不能分优劣
三 语言的普遍特征
第五章 语义和语用
第一节 词汇和词义
一 词和词汇
二 词的词汇意义
三 词义的概括性
第二节 词义的各种关系
一 一词多义
二 同义关系
三 反义关系
四 词义的上下位关系
五 词的语义特征和语义场
第三节 句义
一 词语的搭配和词义在句义中的实现
二 句子的语义结构和人类经验的映像
三 句法语义范畴和属于说话者的人类经验映像
四 句子的真值和句义的蕴涵、预设关系
第四节 语用
一 语境与语境义
二 话题和说明
三 焦点和预设
四 日常生活和文学作品中的言内意外
五 言语行为
第六章 文字
第一节 文字和语言
一 文字在人类历史上的重要作用
二 文字的基本性质
三 汉字和汉语
第二节 文字的基本性质与文字的产生
一 实物记事
二 图画记事
三 刻划符号
四 早期文字:原始的图画文字
第三节 共时文字系统的特点及分类
一 从文字的次小单位看文字的共性和分类
二 从文字的最小单位看文字的不同类型
第四节 文字的发展与传播
一 早期自源文字:不完善的意音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