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 #

出版时间:2013年9月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以下为《当代语法学教程》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9787301231753
  • 1版
  • 118520
  • 0041169928-3
  • 平装
  • 16流
  • 2013年9月
  • 286
  • 300
  • 文学
  • 中国语言文学
  • H146
  • 汉语
  • 本科
内容简介
   
系统性。本教程系统地讲解了汉语语法的词法与句法,全书分4章讲词法,6章讲句法,3章讲语法与语义、语法与语音。全书以核心(head)为纲,在绪论中指明核心决定着结构体的类别和与之共现的成分,其他各章围绕着核心的作用展开。比如说第一章以偏正结构与动宾结构的复合词为例展示核心决定复合词的类别;第二章以把字句、状态补语为例展示功能核心的选择作用,并讲解了“功能范畴假设”和限制嫁接方向的“嫁接与移位同向假设”;随后各章就根据这两条假设讲解动词短语、句子、名词短语、形容词短语、并列短语、语法与语义、语法与语音,并以此反哺构词法。
   
学术性。本教程适用于高年级本科生,也适用于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等相关专业的硕士生,他们有一定的汉语语法基础,所以针对这些学生的教材宜强调学术性。比如说两个语言单位的语序,两个语言单位在进行组合时,谁在前谁在后。逻辑上存在两种可能,为了限制组合的方向,本教程提出“嫁接与移位同向假设”,为满足该假设,本教程提出“词汇核心在后,所有扩展它的功能核心在前”。再比如说选择性,汉语的“吃”除了跟食物这样的受事组合,还可以跟工具(“吃大碗”)、处所(“吃食堂”)等组合,为解释这种现象,本教程提出了“功能范畴假设”。这些假设有一定的解释力和限制力。
   
当代性。高等学校语言学科的基础教材一般是以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理论为基础,但西方语言学已经发展出生成语法、认知语法等学术流派,并以生成语法为主流。本教程以生成语法的近期理论“最简方案”为基础描写、解释汉语的一些重要的语法现象,主要意图是让学生尽早接触当代语言学的理论、观念与技术手段。
目录

零  绪论


  一  核心


  二  构造原则


  三  词类


第一章  合并式构词法


  一  词法规则


  二  词与短语


  三  黏附形式


第二章  句法假设


  一  嫁接与移位同向假设


  二  功能范畴假设


第三章  动词短语


  一  补语的位置


  二  时体范畴


  三  被动范畴“给”


  四  被动范畴“被”


  五  能性范畴“得”


第四章  制图理论


  一  时制短语


  二  话题化


  三  焦点


  四  语气词


第五章  名词短语


  一  的系名词短语


  二  量系名词短语


  三  名词短语的指称性


第六章  控制理论


  一  动结式


  二  状态补语句


  三  兼语句


  四  作用


第七章  约束理论


  一  句法约束


  二  算子约束


第八章  语音与语法


  一  语音黏附


  二  移位动因


  三  移位高度


第九章  形容词短语


  一  形容词的扩展


  二  形容词做补语


  三  形容词的变价


  四  形名合成词


第十章  并列短语


  一  非结构体的并列


  二  非同类结构体的并列


  三  结构的范畴特征


第十一章  词汇范畴


  一  范畴特征


  二  名词


  三  形容词


  四  动词


  五  介词


  六  区别词


第十二章  功能范畴


  一  选择论元


  二  指派题元


  三  激发移位


  四  确定句式的意义


第十三章  移位式构词法


  一  句法合成词


  二  词法合成词


主要符号说明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