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出版时间:2012年12月

出版社:同济大学出版社

以下为《建构理论与当代中国》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同济大学出版社
  • 9787560850689
  • 184852
  • 2012年12月
  • 未分类
  • 未分类
  • TU-0
内容简介
  建构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主要围绕着对弗兰普顿《建构文化研究》一书的内容和观点的介绍。2007年,王群教授的中文译本正式面世,使得弗兰普顿建构理论的影响更为深广。建构理论对中国建筑的主要影响在于建筑学从文化意识形态的论争转向对建筑的基本建造问题的关注。
目录

序言


综述


 建构与我们:“建造诗学:建构理论的翻译与扩展讨论”会议评述


 建构的话语、建造的诗学与建筑史学


建构与工具


 工具的诗学


 建筑学的神经建构学探索


 绘制欲望:解读瓦尔斯温泉浴场的抵抗与制作


建构和结构 、材料


 超越理性主义的日本当代建筑:触发形态自由的结构方法


 像鸟儿那样轻:从石上纯也设计的桌子说起


 概念与建造的博弈:两个市政厅的建构策略研究


 日本建筑师吉阪隆正与共存的构成


 隐匿和呈现:两个项目的设计解读


 构筑技术与设计表现


数字化建造与建构


 数字化建造:新方法论驱动下的范式转化


 形态生成和物质呈现:整合化设计


 制造的多样性


 聚合形态


建构理论的当代拓展


 粗野建构:当代建筑中的悖论


 面向身体与地形的建构学


 实践者的思想性实践:寻找超越“数字”手段的当代实践


 一则导言的导读


 解析建筑学


建构理论在中国的实践和讨论


 循环建造的诗意:建造一个与自然相似的世界


 “建构”的许诺与虚设:论当代中国建筑学发展中的“建构”概念 朱


现场讨论


 现场讨论1


 现场讨论2


 现场讨论3


 现场讨论4


附录


 国外发言人英文文稿


 English Texts of Some Overseas Speakers


 The Neuro-Tectonic Approach to Architecture Marco Frascari


 The Poetics of Tools Annette Spiro


 Drawing Desire: Resistance and Facture in drawing-out the Valser Therme Matthew Mindrup 4


 Brute Tectonics: A Paradox in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e Gevork Hartoonian


译名表


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