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出版时间:2014年5月

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

以下为《理论旅行——国内翻译研究主体性讨论对西方后现代翻译研究主体性哲学批判的接受之批判》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上海书店出版社
  • 9787545808773
  • 113865
  • 2014年5月
  • 未分类
  • 未分类
  • H059
内容简介

  王娟编著的《理论旅行--国内翻译研究主体性讨论对西方后现代翻译研究主体性哲学批判的接受之批判》从不同角度对主体性哲学所展开的批判,是西方后现代翻译研究的一个重要任务。而国内翻译研究主体性讨论由于社会、历史、学术的原因,对西方后现代翻译研究主体性哲学的批判有吸收、也有变异。本文从梳理影响国内翻译研究主体性讨论的几个主要西方后现代翻译研究流派入手,分析、批判这些流派的主体性批判思想在国内翻译研究主体性讨论中的吸收、变异的现象,探讨吸收、变异形成的原因,以使对国内翻译研究主体性讨论的发展有所裨益。


  全书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国内外翻译研究进行了探讨,并就相关问题提出了建议与展望:一是对国外相关主要流派理论进行了梳理;二是理论旅行的意义:借鉴、吸收及变异;三是针对国内翻译研究领域提出了问题和展望。

目录

序:理论旅行途中的风景与拾取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相关研究回顾及本文的目的、意义


 二、研究的视角、步骤与方法


第二章 西方后现代翻译研究中的主体性哲学批判思想


 一、西方主体性哲学的起源与发展


 二、西方后现代主义中的主体性哲学批判


 三、西方后现代翻译研究中的主体性哲学批判


  1.现代哲学阐释学


  2.解构主义


  3.翻译研究文化转向


  4.后殖民主义


  5.后现代女性丰义


第三章 国内翻译研究主体性讨论对西方后现代翻译研究主体性哲学批判的接受之批判


 一、借鉴与吸收


  1.对传统忠实翻译观的批判


  2.从一元到多元角度的转变


 二、变异与否定


  1.重视结论轻视论证


  2.重视反叛性轻视肯定性


  3.批判的立场与标准:固守边缘还是走向中心


  4.对主流意识形态批判的两种态度


 三、吸收、变异的利与弊


  附录:关于国内翻译研究主体性讨论中主体(性)含义的分析


第四章 国内翻译研究主体性讨论对西方后现代翻译研究主体性哲学批判的接受之影响因素


 一、中国语境的特殊性


 二、主体(性)概念的译介


  1.20世纪80年代前主体(性)的译介


  2.20世纪80年代主体(性)的译介:从哲学学术场域到文学学术场域


  3.主体(性)概念的译介所带来的意义流变


 三、国内翻译学科建设的特点


  1.学科制度的特点


  2.学科制度的特点对国内翻译学科建设的影响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