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公共品供给经济思想研究
作者: 张俊
出版时间:2014年6月
出版社:经济科学
- 经济科学
- 9787514145991
- 160898
- 2014年6月
- 未分类
- 未分类
- F299.241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问题的提出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一、若干重要概念的界定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国内研究现状
四、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评述
第三节 研究假设与研究思路
一、研究假设
二、研究思路和框架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主要创新之处
三、不足之处
第二章 西方公共品供给理论的演进
第一节 公共品供给经济思想的嬗变
一、前古典时期:公共品供给思想的滥觞
二、古典时期:公共品供给思想的形成
三、公共品供给思想的经典转换
第二节 现代公共品供给理论的发展
一、公共品供给的静态均衡理论:从财政支出的角度
二、公共品供给的动态均衡:公共需求表达与选择
三、公共品供给主体的多元化
第三节 中国农村公共品供给的特质
一、农村公共品的内涵与分类
二、中国农村公共品的供给特质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1949年以前中国农村公共品供给经济思想的历史遗产
第一节 传统中国农村公共品供给思想及其经济后果
一、养民范式:农村公共品供给经济思想的参照系
二、农村公共品供给经济思想的先导性
三、农村公共品供给经济思想的制度化
四、农村公共品供给的经济效果
五、农村公共品供给低效的内在思想根源
六、传统中国农村公共品供给的经济思想史价值
第二节 近代中国农村公共品供给思想的转换
一、“大同”思想的现代转换
二、农村政策性公共品供给思想的转换
三、农村公共品供给主体的转换:合作社供给思想
四、近代中国的农村经济停滞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计划体制下农村公共品供给经济思想的探索
第一节 中央决策层对农村公共品供给的探索
一、新中国农村公共品供给的初始经济稟赋
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形成
三、中央决策层对农村公共品供给的认识
第二节 阐释与诉求:学术界与民间的农村公共政策思想
一、顾准对农产品价格政策的探索
二、学术界对公共积累与农村公共品供给关系的诠释
三、民间对农村公共政策的诉求
第三节 对传统“大同”思想的不同运用:我国台湾地区农村公共政策供给的经济思想
一、从均富到共同富裕的经济政策
二、以经济手段实施农村土地改革
三、推进农会组织建设,提高农村服务型公共品供给水平
四、台湾地区农村政策型公共品供给的启示
第四节 计划体制下农村公共品的供给绩效
一、从财政支农的角度分析国家对农村公共品的供给水平
二、人民公社制度的农村公共品供给特征
三、计划体制下农村公共品的供给绩效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农村公共品供给经济思想的转型
第一节 农村公共政策供给思想的历史性转变
一、农村公共政策思想转变的可能性
二、邓小平、万里的农村公共政策改革思想
三、学术界对农村公共政策供给的理论研究
第二节 农村公共品供给机制变迁的学理分析
一、农村公共品供给分析的微观基础:市场失灵
二、家庭经营承包制下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变迁的逻辑
三、市场化转型与农村公共品供给机制的变迁
第三节 构建农村社会保障型公共品供给制度的理论思考
一、社会保障型公共品供给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二、构建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型公共品供给制度的条件分析
三、农村社会保障型公共品供给制度安排的思考
第四节 “三农”问题与农村公共品供给的讨论
一、中央决策层对“三农”问题的表述
二、“三农”问题与农村公共品供给的理论分析
三、农村公共品供给困境的解释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农村公共品供给经济思想的发展
第一节 理论共识:公共品有效供给是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内生要求
一、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必要性
二、提高农村公共品供给水平是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突破口
三、逐步理顺国家对农村公共品供给的支出责任
第二节 农村公共品供给对经济发展的引致效应
一、农村公共品供给的长期经济增长效应
二、农村公共品供给对农民的增收效应
三、农村公共品供给对农民消费的影响效应
四、农村公共品供给的就业效应
五、农村公共品供给的再分配效应
第三节 农村公共品供给效率改进的逻辑与理论
一、公共品供给效率与公平的经济学含义
二、对农村公共品供给低效失衡的探讨
三、农村公共品供给主体选择的行为逻辑
四、农村公共品供给结构的优化
第七章 中国农村公共品供给经济思想的深化
第一节 构建和谐社会的经济学基础:农村公共品供给体制转型
一、构建和谐社会的经济思想演进
二、构建和谐社会与农村公共品供给的相关性
第二节 和谐社会视角下的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公共品供给思想
一、新农村建设需要解决主体性和参与性问题
二、农村公共品的有效供给: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
三、农村基层治理与公共品有效供给的思想
第八章 研究结论和历史启示
一、研究结论
二、历史启示
参考文献
一、中文文献
二、英文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