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 #

出版时间:2013年8月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以下为《基础化学(第2版)》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9787117174022
  • 125454
  • 0049150593-9
  • 2013年8月
  • 理学
  • 化学
  • O6
  • 药学、药品经营与管理等
  • 高职高专
内容简介
   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新形势下,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在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人民卫生出版社的组织规划下,全面启动了全国高职高专药品类专业第二轮规划教材的修订编写工作,经过充分的调研和论证,并根据高职高专药品类各专业的培养目标,确定了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以更好地满足新时期高职教学需求。   本教材的主要内容包括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本着基础理论“实用为主,必需、够用和管用为度”的原则,结合药品类各专业的特点及后续专业课程的需要,打破学科体系,将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两门课程的基本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形成了以职业能力为主线,构建知识斗能力+素质新的课程结构。将无机化学中的四大平衡原理与分析化学中相应的四大滴定分析有机融合到一起,将分析化学中仪器分析部分纳入基础化学课程体系,使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有机地融为一体,避免重复,提高了教学效率,使课程设置更加科学。    本教材在第1版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当修订,共分15章。修订后的教材具有以下特点:   1.定位于高等职业教育药品类各专业,体现其职业性,增强了各专业的针对性,同时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考取职业证书的需要。   2.进一步简化烦琐的理论知识阐述,删减了一些理论性强、与后续课程联系少且不具有专业特点的内容,简化各类定律、公式等的推导过程,注重理论知识的应用,并扩充一些与药学有关的新知识。   3.按照实际需要调整部分章节内容,进一步加强教材内容与医药学的联系,让学生了解实际工作岗位知识和技能需求,做到学有所用,与时俱进,体现时代特点。   4.修订后的教材采取栏目设计,增加新颖性和可读性,如增设“案例分析”、“课堂活动”、“知识链接”、“难点释疑”、“化学与药学”、“点滴积累”、“目标检测”等栏目,希望对教学有所裨益。   5。为了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在相关内容的章末安排了实践教学的内容,供各校在教学中选用。
目录

绪论


    一、化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


    二、化学与药学


    三、基础化学的学习方法


第一章  溶液


  第一节  分散系


    一、分散系的概念


    二、分散系的分类


  第二节  溶液的组成标度


    一、溶液组成标度的表示方法


    二、溶液组成标度的换算


    三、溶液的配制与稀释


  第三节  稀溶液的依数性


    一、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二、溶液的沸点升高


    三、溶液的凝固点降低


    四、溶液的渗透压


  第四节  胶体溶液


    一、溶胶


    二、高分子溶液


    三、凝胶


  第五节  表面现象


    一、表面张力与表面能


    二、表面吸附


    三、表面活性物质


    实训一化学实训基本操作


    实训二药用氯化钠的制备


第二章  物质结构


  第一节  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一、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


    二、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


    三、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与元素的基本性质


    一、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二、元素基本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第三节  化学键


    一、离子键


    二、共价键


    三、杂化轨道理论


  第四节  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


    一、分子的极性


    二、分子间作用力


    三、氢键


第三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


    一、化学反应速率及表示方法


    二、有效碰撞理论与活化能


    三、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第二节  化学平衡


    一、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


    二、化学平衡常数及其表达式的书写规则


    三、化学平衡的移动


第四章  定量分析基础


  第一节  概述


    一、定量分析方法的分类


    二、定量分析的一般程序


  第二节  定量分析误差及分析数据处理


    一、系统误差与偶然误差


    二、准确度与精密度


    三、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四、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


    五、可疑值的取舍


    六、分析结果的一般表示方法


  第三节  滴定分析法概述


    一、基本概念及主要方法


    二、基本条件及滴定方式


    三、滴定液


    四、滴定分析计算


    实训三电子天平称量练习


    实训四滴定分析常用仪器的基本操作


第五章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


  第一节  酸碱质子理论


    一、酸碱的定义


    二、酸碱反应的实质


    三、酸碱的强弱


  第二节  酸碱平衡


    一、水的解离平衡和溶液的酸碱性


    二、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


    三、共轭酸碱对的Ka与Kb的关系


    四、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


    五、酸碱溶液pH的计算


  第三节  缓冲溶液


    一、缓冲溶液和缓冲机制


    二、缓冲溶液pH的计算


    三、缓冲溶液的缓冲能力


    四、缓冲溶液的配制


    五、缓冲溶液在医药学上的应用


  第四节  酸碱滴定法


    一、酸碱指示剂


    二、酸碱滴定类型及指示剂的选择


    三、酸碱滴定液的配制与标定


    四、应用示例


  第五节  非水溶液的酸碱滴定法


    一、基本原理


    二、滴定类型及应用


    实训五缓冲溶液的配制和性质


    实训六酸、碱滴定液的配制与标定


    实训七药用硼砂含量的测定


第六章  沉淀溶解平衡与沉淀滴定法


  第一节  沉淀溶解平衡


    一、溶度积原理


    二、沉淀的生成与溶解


  第二节  沉淀滴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