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教育出版社
- 9787107252570
- 117221
- 0043151413-2
- 教育学
- 教育学
- G423.04
- 教育
- 本科
《课程研究方法论》从哲学、社会学、心理学和未来学等视角深入探究了课程研究的方法及其主要成果,进而对课程研究的方向和趋势作了深入分析。
《课程研究方法论》内容丰富,结构合理,理论性、针对性和实用性强,既便于教师的教学,又利于学生的学习。
《课程研究方法论》是为普通高等院校教育类专业和教师教育课程编写的教材,也可用于各类在职教师培训,还可以供广大校长、教师、教育行政人员、教育研究工作者及教育类研究生自学参考使用。
第一章 课程研究的基本理念
第一节 课程的概念
一、课程定义的类型
二、课程定义的批判分析
三、课程的本质与特点
第二节 课程研究的性质、对象和内容
一、课程研究的性质
二、课程研究的对象
三、课程研究的内容
第三节 课程研究的取向和范式
一、课程研究的取向
二、课程研究的范式
第二章 课程研究的历史透视
第一节 西方课程研究的发展历程
一、前学科化研究时期(1890-1917)
二、学科化研究的形成时期(1918-1948)
三、课程体系的建构与发展时期(1949年以后)
第二节 我国课程研究的历史回顾
一、我国古代的课程思想
二、我国近代的课程研究
三、我国现代的课程研究
第三节 课程研究方法的嬗变
一、早期课程认识方法的特点
二、课程研究中科学实证方法的演变
三、课程研究中人文理解方法的演变
四、综合探究:课程研究方法的新趋势
第三章 课程的哲学研究
第一节 课程与哲学
一、课程与哲学关系的历史考察
二、课程研究的哲学前提
第二节 课程研究的哲学命题
一、课程本质论
二、课程目的论
三、课程价值论
四、课程认识论
五、课程研究方法论
第三节 现代西方哲学流派与课程研究
一、实用主义哲学与课程研究
二、存在主义哲学与课程研究
三、结构主义哲学与课程研究
四、科学哲学与课程研究
五、哲学解释学与课程研究
六、后现代主义哲学与课程研究
第四节 课程的哲学研究评析
一、摆脱对课程研究取向的唯科学主义的理解
二、人的主体性与人生目标问题应当成为哲学地探究课程的核心问题
三、课程研究需要哲学的批判力和洞察力
四、课程评价应适当引入哲学尺度
第四章 课程的社会学研究
第一节 课程与社会学
一、课程与社会关系的历史考察
二、课程的社会学研究的客观必然性
第二节 课程研究的社会学命题
一、课程的本质
二、课程的功能
三、课程研究的基本视角
四、课程研究的范式
第三节 现代西方教育社会学流派与课程研究
一、功能理论与课程研究
二、冲突理论与课程研究
三、解释理论与课程研究
第四节 课程的社会学研究评析
第五章 课程的心理学研究
第一节 课程与心理学
一、课程与学生心理发展关系的一般分析
二、课程的心理学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课程研究的心理学命题
一、课程目标的设定与分类
二、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三、课程实施的程序
四、课程研究的范式
第三节 现代西方心理学流派与课程研究
一、行为主义心理学派与课程研究
二、认知心理学派与课程研究
三、人本主义心理学派与课程研究
第四节 课程的心理学研究评析
第六章 课程的未来学研究
第一节 课程与未来学
一、未来的变化与课程发展
二、课程的未来学探究的必要性
第二节 课程研究的未来学命题
一、课程目标的变革
二、课程内容的变革
三、课程组织结构的变革
四、课程评价的变革
第三节 课程研究的未来学方法
一、课程的未来学探究的一般原理
二、课程的未来学探究的主要方法
第七章 我国课程研究展望
第一节 课程研究取得的主要成就
一、课程研究思维方式的转变:从实体思维到关系思维
二、课程论的理论体系:从一元到多元建构
三、课程论的学科建设:从问题解决到体系建构
四、课程论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从偏向到平衡
五、课程研究方法:从具体方法到方法论体系的构建
第二节 课程研究的问题
一、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的问题
二、借鉴与批判的问题
三、继承与创新的问题
四、单一取向与综合取向的问题
五、本土与世界的问题
六、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问题
第三节 课程研究的趋势
一、形成整体论的方法论理论体系
二、构建科学的课程理论学科体系
三、凸显课程论研究的本土化
四、促进课程理论之间的对话
五、唤醒课程研究者的反思意识
六、注重对课程论未来的研究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