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 #

出版时间:2016年7月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以下为《基础工业工程(第三版)》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科学出版社
  • 9787030492586
  • 3-1
  • 114577
  • 0042181802-2
  • 平装
  • 16开
  • 2016年7月
  • 400
  • 276
  • 管理学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F402
  • 经济管理
  • 本科
内容简介
本书被评为“十二五”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全书分为四大部分,一是导论部分,主要介绍工业工程的基本概念、发展史等;二是方法研究部分,主要介绍流程分析、程序分析、操作分析和动作分析的技术和方法;三是时间研究部分,主要介绍作业测定、工时定额有关的理论和方法;四是现场管理部分,主要介绍现场管理的基本概念、5S管理、定制管理、目视管理和班组管理等。
目录
目录第1章 工业工程概述11.1工业工程的定义和职能11.1.1工业工程的定义11.1.2工业工程与管理31.2工业工程的发展史41.2.1工业工程的起源41.2.2工业工程的发展历程61.2.3我国工业工程的发展与应用101.3工业工程的特征和意识131.3.1工业工程的基本特征131.3.2工业工程的意识161.4工业工程的主要研究内容171.4.1工业工程的知识范畴与人才素质171.4.2工业工程的应用范围和常用技术181.4.3制造业中的工业工程19第2章 流程分析222.1流程与流程管理222.1.1流程的定义222.1.2流程的分类232.1.3流程管理262.2流程的描述方法272.2.1流程图简介272.2.2跨职能流程图符号说明282.2.3跨职能流程图举例282.2.4流程节点描述302.3流程分析与优化342.3.1流程分析与优化的指导思想和作用342.3.2流程优化步骤362.3.3流程诊断382.3.4流程复现382.3.5流程优化392.3.6差异论证472.3.7流程实施482.3.8流程分析与优化分析实例50第3章 程序分析573.1程序分析概述573.1.1程序分析的定义、对象和目的573.1.2程序分析符号583.1.3程序分析技巧583.1.4程序分析时的相应图表603.1.5程序分析的改善对象613.2工艺程序分析623.2.1工艺程序图的内容623.2.2工艺程序图的构成及绘制方法623.2.3工艺程序图的用途633.2.4工艺程序图的分析643.2.5工艺程序图分析实例643.3流程程序分析663.3.1流程程序图的意义与内容663.3.2流程程序图的构成673.3.3流程程序图的作业分析683.3.4流程图分析实例723.4线路分析773.4.1线路图的意义与内容773.4.2线路图的种类773.4.3线路图的绘制要求773.4.4线路图的分析803.4.5线路图分析实例80第4章 操作分析864.1概述864.1.1操作分析的基本概念864.1.2影响操作的因素874.1.3操作分析的基本要求884.2人机程序图894.2.1人机程序图的基本概念894.2.2人机程序的分析914.2.3人机程序图分析实例934.3操作程序图984.3.1操作程序图的基本概念984.3.2操作程序图的分析994.3.3操作程序图分析实例1004.3.4操作标准化1034.4工组操作程序图1044.4.1工组操作程序图的基本概念1044.4.2工组操作程序图的分析1054.4.3工组操作程序图分析实例105第5章 动作分析1105.1动作分析概述1105.1.1动作分析的基本概念1105.1.2动作分析的目的意义和作用1125.1.3动作分析的方法1135.1.4影响动作时间的变量(因素)1145.1.5动作分析式1155.2动作程序图1155.2.1动作程序图的定义和作用1155.2.2动作程序图的构成与绘制1165.2.3动作程序图分析实例1165.3动作经济原则1185.4预定动作时间标准及模特排时法1325.4.1预定动作时间标准的概念及其特点1325.4.2模特排时法134第6章 作业测定1576.1作业测定概述1576.1.1作业测定的定义1576.1.2作业测定的目的1586.1.3作业测定的应用1586.1.4作业测定的主要方法及特点1586.1.5作业测定方法制定时间标准的程序1596.2工作日写实1606.2.1工作日写实的一般原理1606.2.2工作日写实的种类1616.2.3工作日写实的步骤1626.3测时法1696.3.1测时法的概念和任务1696.3.2测时法的步骤1696.3.3测时法的四种方法1726.3.4测时法分析实例1756.4瞬时观察法1756.4.1瞬时观察法的概念与特点1756.4.2瞬时观察法的原理1766.4.3瞬时观察法的一般步骤1796.4.4瞬时观察法的主要用途1806.4.5瞬时观察法分析实例1816.5几种评比方法简介1826.5.1问题的提出1826.5.2速率的研究1826.5.3西屋评定法1836.5.4点数法1846.5.5工作测定1846.5.6评比的训练185第7章 工时定额1867.1劳动定额的基本概念和种类1867.1.1劳动定额的概念1867.1.2劳动定额的表现形式1877.1.3产量定额和工时定额的数量关系1877.1.4劳动定额的种类1887.1.5劳动定额的作用1897.1.6劳动定额制定的影响因素1897.2工时消耗的分类1907.2.1工时消耗分类的目的1907.2.2工时消耗分类体系1907.3工时定额的制定方法及其技术分析1967.3.1经验估工法1967.3.2统计分析法1997.3.3类推比较法2037.3.4技术定额法2047.3.5各种制定方法比较2057.4工时定额制定的新发展2067.4.1计算机辅助工时定额制定2077.4.2应用神经网络辅助计算工时定额2097.4.3基于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工时定额的制定212第8章 现场管理2208.1现场管理概述2208.1.1现场管理的含义2208.1.2现场管理的特点2218.1.3现场管理的原则2228.1.4现场管理的目的2238.1.5现场管理的任务2248.25S管理2268.2.15S管理的概念2268.2.25S管理的定义、目的、实施要领2278.2.3开展5S活动的原则2378.2.45S活动的实施方法2378.2.55S管理的作用2408.2.65S管理的发展2428.3定置管理2448.3.1定置管理的运作2458.3.2定置管理的基本内容2498.3.3定置管理应遵循的原则2498.3.4定置管理的作用2518.3.5定置管理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及改进措施2528.4目视管理2568.4.1目视管理的概述2568.4.2目视管理的内容2588.4.3目视管理的类别2598.4.4目视管理的实施2618.4.5目视管理的评估2628.5班组管理2638.5.1班组管理的定位2648.5.2班组管理的基本原则2648.5.3班组管理的主要方面2658.5.4班组管理的基本方法2668.5.5班组长的地位和作用268参考文献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