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科学:概念、体系与展望
作者: 闫学杉
出版时间:2016年5月
出版社: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 9787030477040
- 3-2
- 109800
- 0042173236-3
- 平装
- B5
- 2016年5月
- 800
- 756
- 工学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G201
- 信息学
- 研究生、本科
本书适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从事相关学科领域研究的学者阅读,同时也可供对信息科学感兴趣的各界人士阅读和参考。
前言
致谢
第一篇 信息科学研究概况
第1章 信息概念的研究
1.1 1948年以前汉语中的信息概念
1.2 1948年以前英语中的信息概念
1.3 1948年后信息概念的广泛流行
1.4 信息的各种定义
1.5 信息的相近概念
第2章 信息科学的历史
2.1 信息学科形成的两大源流
2.1.1 控制论
2.1.2 信息论
2.2 信息科学的三个基本名称
2.2.1 “信息论”名称的起源与含义
2.2.2 “信息学”名称的起源与含义
2.2.3 “信息科学”名称的起源与含义
2.3 信息科学的三大经典学派
2.3.1 计算机信息科学
2.3.2 图书馆信息科学
2.3.3 通信论信息科学
第3章 信息科学的现状
3.1 不同学科的信息关注
3.1.1 在人文科学中
3.1.2 在社会科学中
3.1.3 在自然科学中
3.2 当代信息学科的阵营
3.2.1 早期仅在研究内容中有“信息”概念的学科
3.2.2 当前学科名称为“专业”加“信息”形式的学科
3.2.3 当前学科名称为“信息”加“专业”形式的学科
3.3 当代信息学科的体系
3.3.1 理论性信息学科
3.3.2 应用性信息学科
第4章 信息科学的概念与模式
4.1 信息科学的一些基本概念
4.1.1 本体论方面的概念
4.1.2 动力学方面的概念
4.1.3 其他方面的概念
4.2 信息科学的研究模式
4.2.1 信息科学的研究模式
4.2.2 成为一门信息科学的必要条件
第二篇 对三组主要信息研究学科的述评
第5章 技术信息学
5.1 计算机科学
5.1.1 研究概况
5.1.2 硬件系统
5.1.3 软件系统
5.2 通信科学
5.2.1 研究概况
5.2.2 硬件系统
5.2.3 软件系统
第6章 细胞信息学
6.1 神经信息学
6.1.1 神经科学概况
6.1.2 神经信息系统
6.1.3 神经信息传输
6.2 内分泌信息学
6.2.1 内分泌学概况
6.2.2 内分泌信息系统
6.2.3 内分泌信息传输
6.3 遗传信息学
6.3.1 遗传学概况
6.3.2 遗传信息系统
6.3.3 遗传信息传输
第7章 人类信息学
7.1 心理学
7.1.1 心理学研究概述
7.1.2 心理学的基本问题
7.1.3 心理学的发展
7.2 传播学
7.2.1 传播学研究概述
7.2.2 传播学的基本问题
7.2.3 传播学的发展
7.3 语言学
7.3.1 语言学研究概述
7.3.2 语言学的基本问题
7.3.3 语言学的发展
7.4 信事学
7.4.1 信事学研究概述
7.4.2 信事学的基本问题
7.4.3 信事学的发展
第三篇 信息研究中的若干争议性问题
第8章 它们是信息科学的成员吗?
8.1 统计学是一门成熟的信息科学吗?
8.2 地理学是一门信息科学吗?
8.3 化学有可能被理解为一门信息科学吗?
8.4.生物学是一门信息性科学吗?
第9章 这些专业信息学能够成立吗?
9.1 物理信息学
9.2 动物信息学
9.3 植物信息学
第10章 几门流行的技术信息学应用学科
10.1 医疗信息学
10.2 地理信息学
10.3 生物信息学
第11章 信息管理学与信息系统学
11.1 相关学科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学科的理解
11.1.1 计算机科学界对“信息管理”的理解
11.1.2 图书馆信息科学界对“信息管理”的理解
11.1.3 经济管理学界对“信息系统”的理解
11.1.4 标准信息系统组织对“信息系统”的理解
11.2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学科的未来
11.2.1 “信息系统学”的建立
11.2.2 “信息管理学”的重构
第12章 从社会信息学到人类信息学
12.1 什么是社会信息学?
12.1.1 俄罗斯的社会信息学
12.1.2 日本的社会信息学
12.1.3 美国的社会信息学
12.2 什么是人类信息学?
12.2.1 人类信息概念的进化史
12.2.2 人类信息学和人文科学的等价性
12.2.3 两门特殊的人类信息学:符号学和媒体学
12.3 从社会信息学到人类信息学
12.3.1 重塑社会信息学
12.3.2 建立人类信息学
第13章 万物源于信息吗?
13.1 物理学实例
13.2 实在与测量
13.3 中国的知音
13.4 宇宙终极理论
第14章 信息计量研究概览
14.1 信息计量方法面面观
14.1.1 信息计量方法在国外
14.1.2 信息计量方法在国内
14.2 香农理论的过去与现在
14.2.1 香农之前的通信工程信息计量
14.2.2 香农信息计量理论的基本内容
14.2.3 香农之后的通信工程信息计量
14.3 香农理论与熵理论对比
14.3.1 香农理论的核心是“信息”还是“熵”?
14.3.2 信息的含义与熵的含义
14.3.3 信息的计量与熵的计量
14.4 香农方法的一般性应用举例
14.4.1 通信线路的信息计量
14.4.2 自然语言的信息计量
14.4.3 蛋白质的信息计量
14.4.4 黑洞的信息计量
14.5 信息计量方法的进一步思考
14.5.1 钟义信的全信息理论
14.5.2 费希尔的信息估计理论
14.5.3 巴尔金的信息价值理论
14.6 对信息计量研究的看法
14.6.1 两种主要的计量方法分析
14.6.2 是否应该把信息论看作信息科学的基础?
14.6.3 信息科学研究是否一定要从计量研究开始?
第四篇 信息科学发展展望
第15章信息科学的新发展
15.1 普林斯顿:一个经济学家对信息科学的最早质疑
15.2 科特布斯:重构信息科学的一次多学科会议
15.3 马德里:第一届国际信息科学基础大会
15.4 维也纳:第二届国际信息科学基础大会
15.5 巴黎:第三届国际信息科学基础大会
15.6 北京:第四届国际信息科学基础大会
第16章 信息科学的新思维
16.1 对信息科学进行交叉研究的必要性
16.1.1 对信息科学进行交叉研究的必要性
16.1.2 科学分化与重组的一般规律
16.1.3 信息科学与信息相关的科学
16.2 统一信息理论是否可能的哲学思考
16.2.1 卡普罗三难困境
16.2.2 物理过程和信息过程
16.2.3 信息的因果关系
16.2.4 自组织与信息
16.2.5 物质的含义和信息的含义
第17章 信息科学的网络讨论
17.1 信息概念
17.2 物理信息
17.3 生物信息
17.4 社会信息
17.5 其他信息
17.6 信息科学
第18章 信息科学的发展展望
18.1 统一信息科学的发展
18.1.1 关于信息的四种思维方式
18.1.2 卡普罗三难困境的消解
18.1.3 统一信息理论的进一步思考
18.2 信息科学未来的展望
18.2.1 重视系统科学与人文科学
18.2.2 从机械主义走向有机主义
18.2.3 统一信息科学的三种方法
18.2.4 统一信息科学的三种结局
18.3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关于几个英文缩略语和名词的汉译
附录B 关于本书写作体例的几点说明
姓名索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