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 #

出版时间:2016年10月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以下为《印刷工艺学(刘昕)(第二版)》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9787122275219
  • 95691
  • 2016年10月
  • 本科轻工纺织
  • 未分类
  • 本科轻工纺织
  • 本科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印刷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印刷工艺控制的基本方法,内容包括:润湿原理,水墨平衡,纸张输送与定位控制原理,印刷压力的计算和检测方法,图文变形原理,油墨转移方程及其应用,颜色复制基本理论,凹印、柔印和网版印刷的油墨转移,油墨转移中的现象,印刷品质量的监控与评价方法,印刷作业过程及其故障排除方法,网点印花。本书引入了把印刷工程的科学技术问题抽象为物理或数学模型的基本方法和原理,有助于培养读者对印刷专业技术问题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的能力。
本书既可作为印刷、包装、平面设计专业本科生与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作为印刷类高等院校和高职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学参考书,并可供印刷包装行业的科研和新产品开发技术人员、高级操作人员的学习参考。
目录
第1章表面活性及其基本定理11.1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与分类11.1.1结构特征11.1.2分类11.2表面活性剂的基本性质41.2.1界面吸附、定向排列、胶束生成41.2.2临界胶束浓度51.2.3表面活性剂的HLB值61.3表面活性剂的作用原理91.3.1润湿和渗透作用91.3.2乳化、分散和增溶作用91.3.3起泡与消泡作用121.3.4洗涤作用121.4表面现象131.4.1表面张力与表面能141.4.2固体表面上的吸附171.4.3固体在溶液中的吸附171.4.4溶液表面的吸附181.4.5铺展与润湿181.5吸附定理201.5.1表面过剩量211.5.2Gibbs公式的推导过程211.5.3吸附定理的应用231.6乳状液的形成及其性质251.6.1乳状液的稳定性251.6.2胶印水墨乳化的类型26复习思考题一27第2章水墨平衡与润湿控制292.1印版的表面状态292.1.1PS版292.1.2锌版302.1.3多层金属版312.1.4纸基版312.1.5蛋白版322.1.6印版的亲油基础322.2润湿印版基本原理322.2.1具有极性的水分子322.2.2油具有非极性332.2.3油水几乎不相溶342.2.4选择性吸附原理352.3接触角的测量方法352.3.1角度测量法362.3.2长度测量法362.4水墨平衡原理372.4.1润湿印版的作用372.4.2静态水墨平衡382.4.3动态水墨平衡382.5润湿液392.5.1普通润湿液402.5.2乙醇润湿液422.5.3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润湿液422.6PS版润湿液432.6.1柠檬酸的作用442.6.2表面活性剂的作用442.7亲水胶体作用452.7.1阿拉伯树胶452.7.2羧基甲基纤维素452.8润湿液的pH值462.8.1润湿液pH值对油墨转移效果的影响462.8.2pH值及其测定方法472.9润湿液浓度的控制482.9.1原液加放量的因素482.9.2润湿液中原液浓度的控制49复习思考题二49第3章平张纸输送与纸带张力控制513.1平张纸输纸机的工作循环及机构运动状态513.2运动循环时间的确定533.2.1递纸吸嘴放纸时刻543.2.2递纸吸嘴前进的时刻543.2.3接纸轮抬起与压在接纸辊上的时刻543.2.4前齐纸块倾倒和直立时刻553.2.5双张控制器摆动时刻553.3输纸步距的计算与定位控制553.3.1输纸步距的计算553.3.2定位纸张与下一张纸不碰侧规的条件553.3.3空张时纸张不相碰的条件563.4纸带张力自动控制与调节573.4.1纸带张力控制573.4.2运动部件间的纸带张力控制573.5纸卷的制动原理593.5.1纸卷制动的基本方程593.5.2纸卷打开过程的力学分析603.5.3纸卷制动的计算步骤633.6纸卷制动的方式及张力自动控制643.6.1纸卷制动的方式643.6.2固定带圆周制动器的计算663.6.3张力自动控制系统673.7纸带减振原理693.7.1减振器的作用693.7.2减振器的力学分析693.8纸带引导系统733.8.1纸带运动的路线和导纸辊733.8.2纸带转向装置743.8.3纸带纵向位置调节机构与纸带自动套准系统763.8.4自动穿纸装置78复习思考题三79第4章印刷压力计算与选择804.1压力的评定方法804.2压力与油墨转移824.3印刷压力的计算824.3.1平压平型834.3.2圆压平型834.3.3圆压圆型854.3.4圆压平与圆压圆的压力比较864.4压力分布曲线的作图方法864.4.1压力的分布作图方法874.4.2压力的测量884.5辊筒半径与印刷品质量904.6辊筒速度与速差924.6.1线速度与角速度924.6.2速差934.7保持最小速差的方法964.7.1接触弧滑动量的计算964.7.2滑动量的分析1004.7.3辊筒之间的摩擦1014.7.4用速差曲线解析λ值的分配1024.7.5λ值分配原则102复习思考题四103第5章图文变形与相对位移1065.1印版的变形1065.1.1弯曲变形1065.1.2拉伸变形1075.1.3其他变形1085.2接触弧上的相对位移1085.2.1圆压平1085.2.2圆压圆1105.2.3相对位移与印迹变形1115.2.4接触宽度上滑移量的计算1135.3辊筒包衬的性能分析1145.3.1包衬的性质1145.3.2包衬的印刷性能1155.4包衬厚度与相对位移1165.4.1Z值大小与图文变形的关系1165.4.2圆压平印刷机上的辊筒包衬1185.4.3圆压圆印刷机的包衬厚度1205.4.4图文变形量的计算1215.5辊筒滚压中的摩擦力及其分配转化1225.5.1滚压中的摩擦力及其方向1225.5.2包衬的表、背面摩擦1245.6摩擦的危害与减少摩擦的方法1255.6.1摩擦的害处1255.6.2减少摩擦的基本方法126复习思考题五126第6章油墨转移方程及其应用1286.1输墨装置的性能指标1286.1.1着墨系数1286.1.2匀墨系数1286.1.3打墨线数1296.1.4储墨系数1296.1.5着墨率1296.2油墨的传递转移1306.2.1给墨1306.2.2油墨分配及其计算1316.2.3油墨转移行程1346.2.4油墨转移率及其测试1366.3油墨转移方程的建立1376.3.1油墨转移方程的建立1376.3.2油墨转移方程的应用1386.4方程的参数赋值1406.4.1近似法1406.4.2实验法1426.4.3逼近法1446.4.4三角形形心法1466.4.5优化法1476.5方程的修正1496.5.1二次项修正法1496.5.2指数修正法1506.5.3扩大系数修正法1506.5.4概率分布修正法1516.5.5纸面形状修正法1536.6影响油墨转移的因素1576.6.1承印材料1576.6.2印版1576.6.3机器的结构1586.6.4印刷速度1586.6.5印刷压力1586.6.6油墨的流动性1596.7胶印的油墨转移1606.7.1胶印模式1606.7.2普通胶印的油墨转移1616.7.3墨辊供水式胶印163复习思考题六164第7章颜色复制与灰平衡1667.1印刷复制工艺流程1667.1.1胶印的特点1667.1.2工艺流程1677.2颜色方程1697.2.1网点与色彩再现1697.2.2网点角度的影响1697.2.3网点并列1717.2.4网点叠合1727.2.5网点并列与叠合1737.3彩色复制方程1737.3.1原稿与印刷品密度的关系1737.3.2彩色复制方程1747.4印刷工艺对网点传递的影响1757.4.1印版的润湿与上墨1757.4.2墨层厚度1777.4.3调值增大1777.5相对反差1787.5.1反差计算1797.5.2反差计算尺1797.6中性灰1797.6.1灰平衡方法1807.6.2END方法181复习思考题七183第8章凹印、柔印和网印的油墨转移1848.1凹版印刷的油墨转移1848.1.1凹版的网穴1858.1.2凹版印刷的油墨传输1878.1.3凹版印刷的油墨转移1898.1.4凹版印刷的油墨干燥1928.2柔性版印刷的油墨转移1938.2.1柔性版印刷的阶调再现1938.2.2网纹辊对油墨转移的影响1958.2.3柔性版变形的尺寸补偿1998.2.4柔性版油墨的印刷适性2008.2.5柔性版印刷的印刷色序2028.3网版印刷的油墨转移2038.3.1网版2038.3.2刮板2068.3.3丝网印刷工艺参数的确定208复习思考题八211第9章印刷过程中的现象与温湿度2129.1油墨的雾散(墨雾)2129.1.1产生原因2129.1.2影响因素2129.2叠印2149.2.1影响因素2149.2.2叠印率2159.3透映与反印2159.3.1透映2159.3.2反印2169.4剥纸2169.4.1剥纸现象2169.4.2影响剥纸的因素2179.5胶辊、橡胶布的正确使用2209.5.1胶辊的故障及其排除2209.5.2橡胶布的正确使用2219.6相对湿度与纸张油墨2219.6.1相对湿度2219.6.2纸张含水量对印刷品的影响2229.6.3纸张的适性处理2239.6.4温湿度对油墨的影响2249.7静电的产生及其消除2259.7.1物质带电机理2259.7.2消除静电的原理和方法2279.7.3静电的危害2289.7.4静电危害的消除方法229复习思考题九231第10章印刷过程控制与质量评价23310.1网点23410.1.1网点的计算方法23410.1.2网点的传递与网点增大值23510.1.3网点面积与密度的关系23810.2墨量的监控及网点增大24210.2.1墨层厚度的控制24210.2.2网点增大值计算24310.3印刷测试条24310.3.1布鲁纳尔第一代测试条24310.3.2布鲁纳尔第二代测试条24610.3.3格雷达固彩色测试条24710.3.4哈特曼印刷控制条24810.4印刷过程质量控制系统24810.4.1墨量监控与套准控制24910.4.2印版图像数据获取与存储25010.5图像复制质量的评价25210.5.1图像复制质量的评价方法25210.5.2印刷品质量的综合评价方法25410.5.3数据化评价方法259复习思考题十263第11章印刷作业与故障分析26511.1印刷色序26511.1.1单色机印刷26511.1.2双色机印刷26611.1.3四色机印刷26611.2样张观察26711.2.1试印样张观察26711.2.2印刷阶段的观察检查26811.2.3控制水墨的变化26911.3水墨平衡的监控27011.3.1水分不当的弊病27011.3.2水墨关系27011.3.3水量大小与控制27111.4输纸27211.4.1纸张堆垛准备27311.4.2输纸过程中纸垛高低27311.4.3输纸器的操作27411.5机器运行27611.5.1机器的日常检查27611.5.2机器的润滑27711.6其他作业27911.6.1配色记录与样张保存27911.6.2墨的流变控制27911.6.3墨辊脱墨28011.6.4水墨补充28011.6.5清洗橡胶布28011.6.6擦版28011.6.7检查机器28011.7故障分析与处理280复习思考题十一286第12章网点印花28812.1印花工艺28812.1.1丝网印花28812.1.2转移印花28912.1.3直接印花28912.1.4半色调网点印花28912.2原色染料的筛选29012.2.1光谱法筛选29112.2.2原色染料的主波长与色纯度29112.2.3原色染料的评价方法29212.3织物表面光学性能29212.3.1织物光泽感空间模型29212.3.2光泽度对色度的影响29412.4织物组织结构对网点印花呈色的影响29612.4.1织物中毛细孔洞缝隙的基本特征29612.4.2织物中各种孔隙率29612.4.3织物中孔洞的描述指标29712.5织物表面平滑度与印花平滑度29812.5.1织物轮廓的平均算术偏差29812.5.2织物印花平滑度与接触面积比29812.5.3织物结构对印花网点的影响29912.6织物润湿性能对网点渗化的影响30112.7网点印花呈色数学模型30212.7.1网点呈色基本原理30212.7.2网点印花的数学描述30312.7.3网点印花的数学模型30612.7.4网点印花模型的求解方法30812.8织物印花的色差评价31212.8.1三倍标准差法31212.8.2印花色差新坐标评价分析31312.9网点印花工艺主要参数的确定31512.9.1网版与分色片参数31512.9.2印花压力、刮板角度与最佳适印距离、蒸洗参数315复习思考题十二316附录318附录1印刷工艺学实验名称318附录2实验报告基本格式318参考文献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