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工业出版社
- 9787122253491
- 71302
- 2016年1月
- 本科农林牧渔
- 未分类
- 本科农林牧渔
- 本科
内容简介
本教材是在长期教学、科研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的积累,参考国内外种子科学领域研究进展和成果编写而成的。内容包括绪论,种子的形态构造与成熟,种子的化学成分,种子活力、劣变与寿命,种子的休眠与萌发,种子的加工,种子的贮藏、种子的检验等。本教材是一本研究、生产、管理内容系统全面、理论完善、资料新颖、技术先进的新教材。
本书可作为高等农林院校植物生产类及种子科学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供种子科技工作者及农业技术人员学习参考。
本书可作为高等农林院校植物生产类及种子科学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供种子科技工作者及农业技术人员学习参考。
目录
第一章绪论1
第一节种子的概念与作用1
一、种子的概念1
二、种子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2
三、种子学的概念4
第二节种子学的发展4
一、中国近代种子科学的发展4
二、我国种子管理体制、机构的建立及沿革7
三、种子工作的概况9
第二章种子的形态构造与成熟16
第一节种子的形态构造16
一、种子形态多样性16
二、种子的基本构造18
第二节种子的成熟20
一、种子成熟的概念20
二、种子成熟过程的变化21
三、环境条件对种子成熟的影响22
四、种子的后熟23
五、影响种子后熟的因素23
六、未成熟种子的利用24
第三章种子的化学成分26
一、种子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差异26
二、水分28
三、糖类29
四、脂类物质31
五、蛋白质32
六、种子中的生理活性物质34
七、种子中的其他化学成分35
八、影响种子化学成分的因素35
第四章种子活力、劣变与寿命38
第一节种子活力38
一、种子活力概念的提出38
二、种子活力的实质39
三、影响种子活力的因素42
四、种子活力的生理生化基础43
五、种子活力的分子基础43
第二节种子的劣变45
一、种子劣变的概念45
二、种子劣变的不可避免性和不可逆性45
三、种子老化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46
四、影响种子劣变的因素48
五、保持和提高种子活力的对策49
第三节种子寿命51
一、种子寿命的概念及分类51
二、影响种子寿命的因素52
三、决定种子寿命的生理机制54
四、种子寿命的预测55
五、陈种子的利用57
第五章种子的休眠与萌发58
第一节种子的休眠58
一、种子休眠的相关概念58
二、种子休眠的意义59
三、种子的休眠类型59
四、种子休眠机理61
五、种子休眠机理的研究方法63
六、种子休眠的破除方法65
第二节种子的萌发67
一、种子萌发的过程68
二、种子萌发的生理生化基础69
三、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74
四、种子萌发期间的能量转变76
第六章种子的加工77
第一节种子的物理特性77
一、种子的容重和比重78
二、种子堆密度和孔隙度79
三、种子的散落性和自动分级80
四、种子的导热性和热容量84
五、种子的吸附性和吸湿性87
第二节种子加工91
一、种子加工的一般过程91
二、种子干燥92
三、种子清选与分级98
四、种子的包衣103
五、种子的包装105
第七章种子的贮藏107
第一节种子的呼吸107
一、种子呼吸的特点107
二、种子的呼吸强度与呼吸系数107
三、影响种子呼吸的因素108
第二节种子贮藏的管理111
一、种子在贮藏期间温度和水分的变化111
二、种子贮藏中品质的变化112
三、微生物对种子贮藏的影响112
四、仓虫对贮藏种子的危害及控制113
五、种子的贮藏库与入库114
六、种子贮藏管理117
第三节种子的贮藏特性123
一、概念123
二、顽拗性种子的主要特征124
三、顽拗性种子与生态因子的相互关系126
四、确定种子贮藏习性的方法127
第四节种子的贮藏技术133
一、普通贮藏法133
二、密封贮藏法133
三、低温除湿贮藏法133
四、超干贮藏134
五、种子超低温贮藏137
六、顽拗性种子的贮藏140
第八章种子的检验141
第一节中国种子检验科学技术及检验机构的发展141
一、中国古代检验种子的技术和方法141
二、中国近代种子检验机构及种子检验科学技术的发展141
三、中国现代种子检验机构、规程和检验科学技术的发展142
第二节扦样144
一、扦样的概念144
二、种子批的概念144
三、样品的概念145
四、扦样原则145
五、种子扦样员职责146
六、扦样器具与使用方法146
七、从种子批扦样的程序148
八、多容器种子批异质性测定155
第三节种子的净度分析157
一、种子净度分析的目的与意义157
二、种子净度分析的一般程序157
三、其他植物种子数目测定164
第四节种子发芽试验166
一、发芽试验的目的和意义166
二、有关术语167
三、发芽介质与发芽床168
四、发芽条件及其控制171
五、标准发芽试验方法176
六、休眠种子发芽试验方法180
七、快速发芽试验方法182
八、幼苗鉴定标准182
第五节种子水分测定184
一、种子水分的性质与水分测定的关系184
二、油分性质与水分测定的关系185
三、烘干减重法水分测定程序185
四、烘干减重法水分结果计算与表示187
第六节种子重量测定187
一、种子千粒重的含义187
二、千粒重测定的目的和意义187
三、测定程序188
第七节品种真实性及品种纯度测定189
一、品种真实性和纯度鉴定的基本条件190
二、品种真实性和纯度鉴定的原理和依据190
三、室内检验192
四、田间检验194
五、田间小区种植鉴定196
第八节种子健康测定197
一、未经培养的检验197
二、培养后的检查198
三、其他方法198
四、结果表示与报告198
第九节种子生活力与活力测定198
一、种子生活力的测定198
二、种子活力测定原理及方法206
第十节种子质量评价与检验证书211
一、种子质量评价的方式211
二、我国种子检验证书215
参考文献218
第一节种子的概念与作用1
一、种子的概念1
二、种子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2
三、种子学的概念4
第二节种子学的发展4
一、中国近代种子科学的发展4
二、我国种子管理体制、机构的建立及沿革7
三、种子工作的概况9
第二章种子的形态构造与成熟16
第一节种子的形态构造16
一、种子形态多样性16
二、种子的基本构造18
第二节种子的成熟20
一、种子成熟的概念20
二、种子成熟过程的变化21
三、环境条件对种子成熟的影响22
四、种子的后熟23
五、影响种子后熟的因素23
六、未成熟种子的利用24
第三章种子的化学成分26
一、种子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差异26
二、水分28
三、糖类29
四、脂类物质31
五、蛋白质32
六、种子中的生理活性物质34
七、种子中的其他化学成分35
八、影响种子化学成分的因素35
第四章种子活力、劣变与寿命38
第一节种子活力38
一、种子活力概念的提出38
二、种子活力的实质39
三、影响种子活力的因素42
四、种子活力的生理生化基础43
五、种子活力的分子基础43
第二节种子的劣变45
一、种子劣变的概念45
二、种子劣变的不可避免性和不可逆性45
三、种子老化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46
四、影响种子劣变的因素48
五、保持和提高种子活力的对策49
第三节种子寿命51
一、种子寿命的概念及分类51
二、影响种子寿命的因素52
三、决定种子寿命的生理机制54
四、种子寿命的预测55
五、陈种子的利用57
第五章种子的休眠与萌发58
第一节种子的休眠58
一、种子休眠的相关概念58
二、种子休眠的意义59
三、种子的休眠类型59
四、种子休眠机理61
五、种子休眠机理的研究方法63
六、种子休眠的破除方法65
第二节种子的萌发67
一、种子萌发的过程68
二、种子萌发的生理生化基础69
三、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74
四、种子萌发期间的能量转变76
第六章种子的加工77
第一节种子的物理特性77
一、种子的容重和比重78
二、种子堆密度和孔隙度79
三、种子的散落性和自动分级80
四、种子的导热性和热容量84
五、种子的吸附性和吸湿性87
第二节种子加工91
一、种子加工的一般过程91
二、种子干燥92
三、种子清选与分级98
四、种子的包衣103
五、种子的包装105
第七章种子的贮藏107
第一节种子的呼吸107
一、种子呼吸的特点107
二、种子的呼吸强度与呼吸系数107
三、影响种子呼吸的因素108
第二节种子贮藏的管理111
一、种子在贮藏期间温度和水分的变化111
二、种子贮藏中品质的变化112
三、微生物对种子贮藏的影响112
四、仓虫对贮藏种子的危害及控制113
五、种子的贮藏库与入库114
六、种子贮藏管理117
第三节种子的贮藏特性123
一、概念123
二、顽拗性种子的主要特征124
三、顽拗性种子与生态因子的相互关系126
四、确定种子贮藏习性的方法127
第四节种子的贮藏技术133
一、普通贮藏法133
二、密封贮藏法133
三、低温除湿贮藏法133
四、超干贮藏134
五、种子超低温贮藏137
六、顽拗性种子的贮藏140
第八章种子的检验141
第一节中国种子检验科学技术及检验机构的发展141
一、中国古代检验种子的技术和方法141
二、中国近代种子检验机构及种子检验科学技术的发展141
三、中国现代种子检验机构、规程和检验科学技术的发展142
第二节扦样144
一、扦样的概念144
二、种子批的概念144
三、样品的概念145
四、扦样原则145
五、种子扦样员职责146
六、扦样器具与使用方法146
七、从种子批扦样的程序148
八、多容器种子批异质性测定155
第三节种子的净度分析157
一、种子净度分析的目的与意义157
二、种子净度分析的一般程序157
三、其他植物种子数目测定164
第四节种子发芽试验166
一、发芽试验的目的和意义166
二、有关术语167
三、发芽介质与发芽床168
四、发芽条件及其控制171
五、标准发芽试验方法176
六、休眠种子发芽试验方法180
七、快速发芽试验方法182
八、幼苗鉴定标准182
第五节种子水分测定184
一、种子水分的性质与水分测定的关系184
二、油分性质与水分测定的关系185
三、烘干减重法水分测定程序185
四、烘干减重法水分结果计算与表示187
第六节种子重量测定187
一、种子千粒重的含义187
二、千粒重测定的目的和意义187
三、测定程序188
第七节品种真实性及品种纯度测定189
一、品种真实性和纯度鉴定的基本条件190
二、品种真实性和纯度鉴定的原理和依据190
三、室内检验192
四、田间检验194
五、田间小区种植鉴定196
第八节种子健康测定197
一、未经培养的检验197
二、培养后的检查198
三、其他方法198
四、结果表示与报告198
第九节种子生活力与活力测定198
一、种子生活力的测定198
二、种子活力测定原理及方法206
第十节种子质量评价与检验证书211
一、种子质量评价的方式211
二、我国种子检验证书215
参考文献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