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劳动力市场柔性的产生运行与模式选择
作者: 赵瑞美
出版时间:2015年11月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9787514161038
- 71249
- 2015年11月
- 未分类
- 未分类
- F249.212
当代经济政策的主流话语之一是劳动力市场改革,目的是为了能够灵活配置劳动力资源,即实现劳动力市场柔性。赵瑞美编著的《我国劳动力市场柔性的产生运行与模式选择》在分析和调查我国劳动力市场柔性的产生、表现和运行特点与绩效的基础上,借鉴西方国家的成功模式,得出:加强对柔性就业人员的保障和提高正规就业人员的柔性,即柔性保障,应该是我国劳动力市场的未来选择,并提出了改革建议和相应对策。
第一章 劳动力市场柔性相关理论
第一节 相关概念
一、劳动力市场的界定与分类
二、劳动力市场柔性的界定
三、劳动力市场柔性与劳动力柔性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新自由主义
二、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
三、合作主义(第三条道路)
四、政府职能理论
第三节 劳动力市场柔性的影响因素
一、社会环境因素
二、组织特征因素
三、岗位特点因素
第二章 劳动力市场柔性的相关研究
第一节 劳动力市场柔性的涵义及其演化
一、涵义解析与分类
二、纵向演化
三、谁的柔性
第二节 劳动力市场柔性的测量
一、结果层——公司与个人视角
二、制度层——EPL视角
三、实践层——政策视角
第三节 基于EPL的劳动力市场柔性的国际比较
一、总体EPL指数比较
二、EPL分项比较
第四节 促进劳动力市场柔性化的对策
一、共同原则
二、核心要素
三、协调机制
第三章 我国劳动力市场柔性的产生、运行与制度性障碍
第一节 我国劳动力市场柔性的产生背景
一、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产生
二、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发育
三、我国劳动力市场柔性的出现与发展阶段
第二节 我国劳动力市场柔性的构成、表现与运行
一、劳动力市场的
二、两要素模型
三、三要素模型
第三节 我国劳动力市场柔性化的制度性障碍
一、户籍制度
二、社会保障制度
三、就学与购房政策
第四章 我国劳动力市场柔性的绩效分析——实证调查
第一节 调查研究与变量测量
一、研究设计
二、调查实施
三、变量的测量
第二节 信效度分析与因子分析
一、信度检验
二、因子的确定
三、绩效评价方法
第三节 调查结果分析
一、样本描述性分析
二、劳动力市场柔性绩效评价
三、研究结论
第五章 国外劳动力市场柔性的典型模式
第一节 北欧的劳动力市场柔性
一、“金三角”模型的内容
二、模型的产生和根基
三、模型的演化及其特点
四、经济危机的冲击
五、对模型的评价
第二节 德国的劳动力市场柔性
一、2005年以来良好的经济和劳动力市场表现
二、劳动力市场改革和实践
三、其他历史性因素
四、模型构成与评价
第三节 美国的劳动力市场柔性
一、基于相同环境的不同劳动力市场绩效
二、劳动力市场制度改革与特点
三、美国劳动力市场柔性模型与特点
四、美国劳动力市场柔性(化)的后果
第四节 模式评价与发展中国家的应用借鉴
一、模式评价
二、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市场特点
三、模式的应用借鉴
第六章 我国劳动力市场柔性运行的后果、趋势与模式选择
第一节 我国劳动力市场柔性的运行后果
一、新二元劳动力市场
二、存在违反劳动法规的用工实践
三、弱势人群是柔性就业的主体
四、产生了新的隔离和不公平现象
第二节 我国劳动力市场柔性的未来发展影响分析
一、人口老龄化
二、法制越来越健全
三、经济发展环境
四、城乡劳动力流动的某些制度性障碍被逐渐打破
第三节 我国劳动力市场柔性的未来运行模式选择
一、我国劳动力市场柔性的未来方向
二、我国劳动力市场柔性的运行方式
第七章 我国劳动力市场柔性未来发展的制度性保障
第一节 加大改革阻碍性制度的力度
一、户籍制度
二、社会保障制度
三、就学制度
四、购房政策
第二节 实施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
一、加强高等职业教育
二、增加公共培训
三、加强公共就业服务
四、加强创业激励与政策保障
第三节 建立和谐的雇佣关系
一、充分重视非正规就业
二、加强企业培训及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
三、发展有效的社会对话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