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厄的美丽--大转局中的近代学生生活 1901-1949 / 中国教育活动史专题研究丛书
作者: 刘训华
出版时间:2014年8月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
- 华中科技大学
- 9787560996776
- 69337
- 2014年8月
- 未分类
- 未分类
- G529.5
刘训华著的《困厄的美丽--大转局中的近代学生生活(1901-1949)》采用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在学界首提“历史大转局”概念。处于大转局飞速转动的近代,困厄基于时代、美丽基于青春。全书借助1901-1949年近代学生的口述、日记、回忆录等史料,探究了他们的学习生活、社会生活、政治生活、情感生活与他们的时代观感,重视表现近代普通学生的生活状态、理想及其经历的社会变迁,努力寻找学生生活发展的内在动力及对社会发展的反作用力。该书视角新颖、方法独到,力争在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形成内在表述的有机融合。
导论
第一节 历史感与教育史研究的价值指向
一、教育史研究的价值指向辨析
二、回归历史感:走出教育史价值指向的困惑
三、历史感在教育史研究中的具体表现
第二节 历史大转局与近代学生生活——基于社会发展动力的教育史研究新视野
一、历史的轴:寻找社会发展内在动力的大转局
二、近代大转局中的学生生活
三、对学生动力源的社会学分析
第三节 转承璧合:近代学生史研究三十年(1982—2011)
一、1982—2001年:学生史研究摆脱革命史窠臼,注重研究对象本体
二、2002年至今:学生史研究被置于立体历史之中
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生史研究的多维特征
四、国内外学界相关研究对学生史研究的启发与借鉴
第一章 大转局下的社会期待:从秀才到学生的救亡轨迹
第一节 变化从庙堂开始
第二节 乡下的躁动
第三节 新学堂与知识人社会的初建
第四节 近代历史的节点——1907年
第五节 废科举与知识分子破灭的梦
第二章 非典型自由:北洋时期学生的时代感受(1912—1928)
第一节 走向共和的记忆
第二节 后革命时代的理想焦灼
第三节 女性解放与社会新风尚
第四节 自由的非典型性
第三章 庶民在奋斗:近代学生的学费问题与阶层流动
第一节 差钱的刻骨铭心
第二节 政府的学费问题考量
第三节 阶层合理流动的无序
第四章 原点的变革:近代学生课堂生活的多维呈现
第一节 课堂环境的时代变迁
第二节 教学形式的自由多样
第三节 教师教学的方法引领
第四节 课堂生活的情境审视
第五章 住宿生往事:近代学生的集体成长记忆
第一节 宿舍生活的集体记忆
第二节 住宿文化:学生成长的环境依赖
第三节 学生饮食经济与文化
第四节 宿舍管理冲突的张力
第六章 书本之外:近代学生的课外生活与社会实践
第一节 学生的社会交往
第二节 身体素质的锻造
第三节 课外的学习活动
第四节 学生的社会实践
第七章 进步之梯:近代学生的考试生活与回忆
第一节 日常考试的状态和心态
第二节 升学考试的回忆
第三节 时代中的考试与命运
第四节 进入主流社会的阶梯
第八章 仪式救国:民国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政治文化
第一节 仪式与意识形态
第二节 校园中的仪式
第三节 个体仪式与政治社会
第九章 放逐理想:近代学生的期望与不期望
第一节 撒播希望,近代读书的经历与追求
第二节 学海无涯:求学者的理想之路
第三节 天地之间:校园中的理想生活
第四节 近代学生的社会理想与担当
第十章 师生之间:师生关系的近代转型与历史镜像
第一节 近代师生关系的嬗变及其原因
第二节 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影响
第三节 教师的特殊嗜好与学生的回忆
第四节 师生关系的精神境界与回忆情境
第十一章 同学的你:近代学生的交往世界
第一节 时代创造同学机缘
第二节 人生路上的同途殊归
第三节 另一面的交往
第十二章 乌托邦的实践:学生社团、学生自治与社会进入
第一节 近代大转局下学生社团的积极涌现
第二节 社团的自治倾向与社会参与
第三节 社团运作的常规化与政治化取向
第四节 社团目标实现的路径与效果
第十三章 位卑未敢忘忧国:近代地方学生的五四运动
第一节 学统和道统的地方性
第二节 地方的五四运动
第三节 央地的爱国互动
第四节 个人境遇改变与五四遗产的合法性延续
第十四章 山河一片狼烟:近代学生战乱生活的回忆(1931—1945)
第一节 学生对于战争的逐渐接纳
第二节 战争下的生活及学生应对
第三节 学生的抗战参与
第四节 沦陷区学生的见闻与努力
第十五章 暴力的青春:走在政治舞台上的近代学生
第一节 五四学生的强势民主
第二节 “三一八”的话语霸权
第三节 “九一八”后的群殴高官
第四节 学生暴力的历史滥觞
第十六章 无助的守望:近代大学生的政治生活与政府干预(1927—1949)
第一节 国民党执政时期的大学生政治生态一瞥
第二节 校园内的政治生活
第三节 国民政府对大学生政治生活的争取与干预
第四节 怀柔与强硬渐趋成熟的政府处理学潮模式
第十七章 启而不蒙:民国政治生态与大学生民主诉求
第一节 北洋时期学生政治生态探微
第二节 国共分野下的学生政治生态的裂变
第三节 大学生与近代民主诉求的缺失
第十八章 组织的力量:近代大学生政治权力的来源与动因分析(1927—1949)
第一节 政权更迭中的权器失衡——大学生组织权力合法性的来源
第二节 网络化和逻辑正义——大学生组织巨大政治能量的动因
第三节 大学生权力的表现领域与历史效用
第四节 运动大学生、对近代学潮控制的政治角力
第十九章 人约黄昏后:近代学生的情感生活与初恋世界
第一节 近代男女同校的革命与审美的解放
第二节 学生恋爱的社会成本
第三节 学生爱恋的美好记忆
第四节 情感于人生中消融
第二十章 直挂云帆济沧海:近代学生的留学生活与时代印记
第一节 海外生活的融入与适应性训练
第二节 学科观念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第三节 留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
第四节 留学生的社会评价与时代痕迹
第二十一章 荒了的城:近代学生代际传承中的器物文明与精神守望
第一节 大转局中的荒城现象
第二节 代际传承中的学生经历
第三节 教会学校在中国的文化传播及其反响
第四节 以学生服饰为标志的器物文明的嬗变
第五节 旧式文化的破局与中华传统的守望
第二十二章 管窥大时代:近代学生的社会观感
第一节 学生眼中的现代性转型
第二节 历史节点上的学生回忆
第三节 秩序失范与重建的努力
第四节 被改造和被疏远的乡村
第二十三章 在困厄中行走:社会裂变与近代学生的求索
第一节 超越世界在近代社会的衰落
第二节 学生知识精英角色的再定位
第三节 文以载道在自娱中滑落的世界
第四节 知识场域的式微政治角力的副产品
第二十四章 困厄的美丽:近代学生的奋斗、前程与文化分途
第一节 吾曹不出如苍生何学生对于国家富强的追求
第二节 天生我材必有用个人的前途与社会出路
第三节 革命的有为与无为
第四节 大转局下的文化分途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