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
- 9787010135526
- 67578
- 2014年7月
- 未分类
- 未分类
- D092.6
丁兆梅编著的《李达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探讨了李达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理论渊源与发展轨迹,从社会主义理想、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运动等维度阐释李达的社会主义观,分析了李达的社会革命理论以及社会主义建设思想,探讨了李达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意义及现实启示。
序言
导论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目的
二、研究现状述评
(一)李达研究的学术分期及主要成果
(二)李达社会主义思想研究的主要内容
(三)进一步研究李达社会主义思想的必要性
三、本书创新点
四、主要研究方法
五、研究路径及各章要点
第一章 李达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背景、渊源与轨迹
一、李达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一)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是李达社会主义思
想形成的国际背景
(二)近代中国向何处去的追问是李达社会主义思想
形成的国内背景
二、李达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渊源
(一)经典作家的科学社会主义是直接和根本理论来源
(二)日本社会主义思潮的兴起在最初意义上施加了影响
(三)欧洲及前苏联的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提供了
重要借鉴
(四)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一定影响
(五)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早期传播提供了重要
思想素材
三、李达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发展轨迹
(一)社会主义思想的开始形成阶段(1918年6月一
1922年秋)
(二)着力阐述马克思主义社会革命理论阶段(1922年
秋一1932年8月)
(三)着力研究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阶段(1932年8月一
1949年5月)
(四)社会主义思想在实践中曲折发展阶段(1949年
5月一1966年8月)
第二章 李达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探索
一、李达的社会主义理想观
(一)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
(二)社会主义的性质
(三)社会主义的目的
二、李达的社会主义制度观
(一)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
(二)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特征
(三)社会主义的基本文化特征
三、李达的社会主义运动观
(一)社会主义发展应分为不同阶段
(二)社会主义发展可经历低级阶段和高级阶段
(三)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条件和形式
第三章 李达的社会革命理论
一、中国社会革命的必然性
(一)社会革命的内涵
(二)中国社会革命的根源
(三)中国社会革命的条件
(四)中国社会运动的革命手段
(五)中国社会及社会问题的特性
二、中国社会革命的对象
(一)李达对作为革命对象的帝国主义的认识
(二)李达对作为革命对象的资本主义的认识
三、中国社会革命的领导权
(一)中国革命应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
(二)阐发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
四、中国革命的前途
(一)中国革命的直接结果:国家资本主义
(二)社会主义过渡期理论: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
过渡
(三)中国革命的前途: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第四章 李达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
一、社会主义建设共同规律的探索
(一)以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主义的发展
(二)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作为领导核心
(三)有步骤地建立基本生产资料公有制
(四)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国民经济,提高劳动人民的
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
(五)制定正确的知识分子政策,发展科学文化
(六)实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同各国工人阶级团结一致
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总结
(一)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
(二)走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三)客观认识我国实现共产主义的长期性
(四)按照社会主义经济规律建设社会主义
(五)科学调动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三、社会主义教育思想与实践
(一)社会主义文化教育革命事关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
(二)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
四、围绕新宪法而展开的社会主义法律思想
(一)我国宪法是历史经验的总结
(二)我国宪法是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三)我国宪法是全国人民为建成社会主义而斗争的旗帜
第五章 李达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
一、李达的社会主义思想在其理论体系中的地位
(一)科学社会主义是李达理论探索的起点、主线和归宿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李达探索社会主义的世界观
和方法论基础
(三)经济学是李达探索社会主义的重要工具
(四)史学是李达分析社会主义的又一重要工具
(五)法学、教育学是李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
二、李达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促进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系统地宣传科学社会主义
(二)在思想论战中捍卫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
(三)及时传播苏俄(苏联)社会主义的建设经验
(四)对中国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进行可贵探索
(五)直接影响了毛泽东的社会革命和建设理论
三、李达探索社会主义的方法论意义
(一)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方法
(二)运用一般与个别相结合方法
(三)运用比较分析方法
(四)运用社会矛盾分析方法
四、李达的理论探索对当代马克思主义学人的启示
(一)笃信和坚持马克思主义
(二)坚持真理的精神和勇气
(三)保持理论与现实的张力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