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 最新版云南省教师招聘考试专用教材
作者: 山香教师招聘考试命题研究中心
出版时间:2012年7月
出版社:首都师大
- 首都师大
- 9787565607561
- 59592
- 2012年7月
- 未分类
- 未分类
- G40
山香教师招聘考试命题研究中心编著的《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最新版云南省教师招聘考试专用教材)》由8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教育学,共10章;第二部分为心理学,共5章;第三部分为教育心理学,共6章;第四部分为教育法律法规,共3章;第五部分为新课程改革,共3章;第六部分为教师职业道德,共4章;第七部分为教育教学技能,共3章;第八部分为公共基础知识,共7章。这8个部分均由山香教育集团的名师队伍根据最新教师招聘考试说明以及最新真题进行编订,契合考情。
常考题型解读
第一部分 教育学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图解教材8
第一节 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8
第二节 教育学及其产生与发展18
试水招教28
第二章 教育的基本规律
图解教材30
第一节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30
第二节 教育与人的发展37
试水招教45
第三章 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
图解教材47
第一节 教育目的47
第二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52
第三节 学校教育制度及其发展60
第四节 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63
试水招教67
第四章 教师与学生
图解教材69
第一节 教师及其职业素养69
第二节 学生8l
第三节 师生关系84
试水招教90
第五章 课程
图解教材92
第一节 课程概述92
第二节 课程目标97
第三节 课程内容98
第四节 课程结构102
第五节 课程管理103
第六节 课程设计与实施106
第七节 课程评价108
第八节 课程资源l
试水招教112
第六章 教学
图解教材114
第一节 教学概述114
第二节 教学过程117
第三节 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123
第四节 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130
第五节 教学评价137
第六节 教学模式140
试水招教143
第七章 德育
图解教材146
第一节 德育概述146
第二节 德育内容149
第三节 德育过程150
第四节 德育原则153
第五节 德育模式155
第六节 德育的途径与方法157
试水招教162
第八章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图解教材164
第一节 班级与班级管理164
第二节 良好班集体的培养167
第三节 班主任工作概述169
试水招教174
第九章 课外、校外教育
图解教材176
第一节 课外、校外教育的概念与意义176
第二节 课外、校外教育的内容与形式177
第三节 课外、校外教育的特点与要求179
第四节 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181
试水招教183
第十章 教育研究及其方法
图解教材184
第一节 教育研究概述184
第二节 教育研究的基本过程187
第三节 教育研究方法189
试水招教190
附录Ⅰ 学记
第二部分 心理学
第一章 心理学概述
图解教材196
第一节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196
第二节 心理的实质197
第三节 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200
试水招教201
第二章 认知过程
图解教材204
第一节 注意204
第二节 感觉与知觉209
第三节 记忆218
第四节 表象与想象226
第五节 言语与思维230
试水招教238
第三章 情绪情感与意志
图解教材241
第一节 情绪与情感241
第二节 意志247
试水招教251
第四章 个性心理
图解教材254
第一节 需要、动机与兴趣254
第二节 能力258
第三节 人格264
试水招教273
第五章 社会心理与行为
图解教材275
第一节 社会态度与社会知觉275
第二节 印象形成277
第三节 人际关系278
第四节 群体心理279
试水招教281
第三部分 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栅
图解教材284
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内涵284
第二节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进程286
第三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与研究原则287
试水招教289
第二章 人生全程发展及个别差异
图解教材290
第一节 心理发展概述290
第二节 学生的个别差异297
试水招教300
第三章 学习理论
图解教材302
第一节 学习概述302
第二节 一般学习理论303
试水招教3lO
第四章 学习心理
图解教材313
第一节 学习动机313
第二节 学习策略319
第三节 学习迁移324
第四节 知识与技能329
第五节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337
第六节 态度与品德342
试水招教348
第五章 教学心理
图解教材351
第一节 教学设计35l
第二节 课堂管理358
试水招教363
第六章 心理健康与教师职业心理
图解教材365
第一节 心理健康概述365
第二节 学生的心理健康及其维护366
第三节 教师职业心理372
试水招教38l
第四部分 教育法律法规
第一章 教育法律基础
第一节 教育法规概述384
第二节 教育法律规范389
第三节 教育法律关系390
第四节 教育法律责任392
第五节 教育法律救济395
第二章 依法执教与教师违法行为预防
第一节 依法执教400
第二节 教师违法(侵权)行为预防401
第三章 现行主要的教育法律法规及重要规定解读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解读405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解读412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解读415
第四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解读420
第五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解读426
第六节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解读427
第七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434
第八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解读437
第五部分 新课程改革
第一章 新课程改革概述
第一节 新课程改革的提出与背景444
第二节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446
第二章 新课程理念
第一节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449
第二节 教师角色与教学行为450
第三节 新的教学观452
第四节 学习方式的变革453
第三章 综合实践活动
第一节 综合实践活动概述456
第二节 信息技术教育与多媒体教学458
第六部分 教师职业道德
第四章 教师职业道德概述
第一节 教师职业道德的概念、特点及价值蕴含462
第二节 教师职业道德的功能464
第五章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第一节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概述465
第二节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467
第六章 教师职业道德评价
第一节 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概述468
第二节 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方法468
第七章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范畴及规范
第一节 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470
第二节 教师职业道德范畴471
第三节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解读472
第七部分 教育教学技能
第一章 教学设计技能
第一节 教学目标的设计技能480
第二节 教案的设计技能481
第二章 课堂教学技能
第一节 课堂导入483
第二节 课堂提问484
第三节 课堂对话485
第四节 教学反馈和强化技能486
第五节 结课技能487
第三章 教学语言表达
第一节 教学口语表达488
第二节 教态语言表达489
附录Ⅱ 教育写作
第八部分 公共基础知识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第二章 毛泽东思想概论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第四章 法律部分
第五章 行政管理
第六章 公文写作
第七章 常识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