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学 / 全国高等教育中医药类精编教材
作者: 吕明
出版时间:2013年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9787547816967
- 56425
- 0051157098-8
- 2013年
- 医学
- 中医学
- R244.15
- 针灸、推拿
- 本科
基础篇
第一章 小儿推拿学发展简史
一、明清之前
二、明清时期
三、明清之后
第二章 小儿推拿的特点和作用
第一节 小儿推拿的特点
一、手法特点
二、穴位特点
三、治疗特点
第二节 小儿推拿的作用
一、疏通经络,行气活血
二、平衡阴阳,调理脏腑
三、扶正祛邪,防病保健
第三章 小儿的生理病理及病因特点
一、生理特点
二、病理特点
三、病因特点
第四章 小儿推拿四诊要点
一、望诊
二、闻诊
三、问诊
四、切诊
第五章 小儿推拿的注意事项、适应证与禁忌证
一、小儿推拿的注意事项
二、小儿推拿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第六章 小儿推拿常用的介质
一、汁剂
二、水剂
三、粉剂
四、油剂
五、膏剂
六、其他
第七章 小儿推拿特定穴
一、头面颈项部穴位
1.天门
2.坎宫
3.太阳
4.山根
5.牙关(颊车)
6.囟门
7.耳后高骨(高骨)
8.天柱骨
9.桥弓
二、胸腹部穴位
1.乳根
2.乳旁
3.胁肋
4.腹
5.脐
6.丹田
7.肚角
三、背腰部穴位
1.脊柱
2.七节骨
3.龟尾
四、上肢部
1.脾经(脾土)
2.肝经(肝木)
3.心经(心火)
4.肺经(肺金)
5.肾经(肾水)
6.大肠
7.小肠
8.肾顶
9.肾纹
10.四横纹
11.小横纹
12.掌小横纹
13.胃经
14.板门
15.内劳宫
16.内八卦
17.小天心
18.总筋
19.大横纹
20.十宣(十王)
21.老龙
22.端正
23.五指节
24.二扇门
25.二人上马(上马)
26.外劳宫
27.威灵
28.精宁
29.外八卦
30.一窝风
31.膊阳池
32.三关
33.天河水
34.六腑
五、下肢部穴位
1.箕门
2.百虫
3.膝眼(鬼眼)
4.前承山
5.后承山(承山)
第八章 小儿推拿常用经穴
手法篇
第九章 小儿推拿常用手法
一、推法
二、运法
三、揉法
四、摩法
五、掐法
六、捏脊法
七、拿法
八、搓法
九、按法
十、捻法
第十章 复式手法
第一节 概述
一、复式手法的含义
二、复式手法的特点
三、复式手法的操作要领
第二节 常用复式手法
一、二龙戏珠法
二、凤凰展翅法
三、苍龙摆尾法
四、黄蜂入洞法
五、打马过天河法
六、水底捞月法
七、猿猴摘果法
八、飞经走气法
九、按弦走搓摩法
十、摇斗肘法
十一、赤凤点头法
十二、揉脐及龟尾并擦七节骨法
十三、按肩井法
十四、飞金走气法
十五、天门入虎口法
十六、斗肘走气法
十七、乌龙摆尾法
十八、双龙摆尾法
十九、老虎吞食法
二十、开璇玑法
二十一、黄蜂出洞法
二十二、双凤展翅法
二十三、揉耳摇头法
二十四、老汉扳罾法
二十五、丹凤摇尾法
二十六、凤凰单展翅法
二十七、孤雁游飞法
二十八、取天河水法
二十九、引水上天河法
治疗篇
第十一章 内科病
一、泄泻
二、便秘
三、呕吐
四、厌食
五、腹痛
六、流涎
七、发热
八、感冒
九、咳嗽
十、哮喘
十一、惊风
十二、新生儿黄疸(胎黄)
十三、汗证
十四、遗尿
十五、夜啼
十六、疳积
十七、佝偻病
十八、脱肛
第十二章 伤科病
一、小儿麻痹后遗症
二、小儿肌性斜颈
三、脊柱侧弯
四、小儿桡骨头半脱位
五、小儿髋关节半脱位
第十三章 其他
一、脑瘫
二、近视
三、麦粒肿
四、鼻炎
五、口疮
六、奶麻
附篇
第十四章 小儿保健推拿法
一、小儿保健推拿概论
二、小儿保健推拿法操作方法
第十五章 小儿推拿流派
一、推拿三字经流派
二、孙重三推拿流派
三、张汉臣推拿流派
四、小儿捏脊流派
五、海派儿科推拿
六、刘开运推拿流派
第十六章 小儿推拿歌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