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出版时间:2014年11月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以下为《布迪厄体育社会学思想研究》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知识产权出版社
  • 9787513031011
  • 44133
  • 2014年11月
  • 未分类
  • 未分类
  • C91-095.65
内容简介

  高强博士的这部《布迪厄体育社会学思想研究》从分析传统社会学和社会哲学中“身体”的缺席出发,揭示了从古希腊开始的心物二分的二元论思想对身体的遮蔽作用及其在传统社会学中的显现。之后引入了当代学术界对身体概念的重光,以及现象学、社会学和人类学传统对身体社会学形成的积极影响。在其中,体育运动中“身体”的凸显以及体育社会学对身体的关注对身体社会学形成的影响是一个重要的衍生,形成了对传统二元对立的社会哲学的反思。在这一背景下,本书描述了布迪厄社会学理论视野下的身体与体育的研究出发点,从而进一步深入探讨了布迪厄社会学研究中对体育的关注,其中,竞技体育的诞生、体育产品的“供需平衡”以及体育教育领域是他的重要论域,体现了布迪厄体育观中身体观与场域论相结合的特征,也体现了身体与惯习、身体与资本相结合的分析导向。


  布迪厄的后继学者与他的同行以及体育社会学学者应用布迪厄的体育观分析各类社会形态和各种社会阶层的运动参与状况,对布迪厄的体育观进行了发展,进而形成了布迪厄式的体育社会学思想。本书中,首先,J.Defrance从体育史维度,以社会学的方式论述了现代体育的形成和分类,从而实现一种身体社会史的构建;其次,C.Pociello从文化比较视野,将体育视为一种社会整体事实,继而形成体育社会学的前瞻陛视角,实现文化比较视野与体育史维度的整合;最后,介绍了华康德的人种志方法,他首先以体育社会学面临的困境为出发点,引出了人种志式的拳击社会学研究方法,既形成了拳击场域,也形成了拳击者视角,透析了其中存在的身体欲望。


  在总结中,本书介绍了shilling所指出的身体社会学发展的导向,将布迪厄式体育社会学思想归于结构化理论之中,试图进一步深化布迪厄式体育社会学的社会哲学反思性,凸显其的身体维度意义以及对二元对立的身体观的拒斥,同时引入了布迪厄后继学者在历史观和认识论层面上的发展,以期对运动中的身体形成更明确的社会定位。

目录

导言


 一、传统社会哲学与社会学中身体的缺席与身体社会学研究的方兴未艾


  (一)传统社会哲学和社会学的研究主线与身体的缺席


  (二)身体社会学发展的方兴未艾与体育社会学的兴起


 二、布迪厄社会学理论视野下的身体与体育


  (一)梅洛·庞蒂现象学的“社会学化”


  (二)布迪厄论身体:实践感的身体维度


  (三)布迪厄始论体育


第一章 布迪厄论体育


 一、布迪厄对前人体育社会学理论建树的借鉴和发展


 二、布迪厄论体育


  (一)布迪厄论竞技体育(sport)


  (二)布迪厄论体育教育(educatoin physique)


 三、布迪厄的体育观——身体观与场域论的结合


  (一)身体与场域


  (二)身体与惯习


  (三)身体与资本


第二章 体育社会学学者对布迪厄体育观的应用与发展


 一、体育史维度


  (一)J.Defrance论现代体育起源:对现代体育起源的社会学解释


  (二)J.Defrance论现代体育的分类


  (三)身体的社会史:体操的社会史概览(1760~1870)


 二、文化比较视角


  (一)C.Pociello与体育文化比较视角


  (二)体育社会学的前瞻性视角:


  文化比较视野与体育史维度的整合


 三、一个人种志层面上的应用——华康德与拳击社会学


  (一)体育社会学发展的困境与拳击社会学的引出


  (二)拳击社会学的构建


  (三)欲望视角


总结


 一、当代身体社会学的进展与社会哲学层面的思考


 二、布迪厄及布迪厄式体育社会学对身体社会学的发展


  (一)布迪厄的社会哲学、体育社会学与身体


  (二)体育运动中身体的衍生:布迪厄后继学者的补益


参考文献


后记·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