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基础教学法:演唱的基础和过程 / 当代外国高校精品音乐教材
作者: (美)克利夫顿·韦尔
译者:罗抒冬 译;
出版时间:2014年8月
出版社:人民音乐
- 人民音乐
- 9787103044100
- 23383
- 2014年8月
- 未分类
- 未分类
- J616
克利夫顿·韦尔著的《声乐基础教学法--演唱的基础和过程(当代外国高校精品音乐教材)》是一本全面介绍歌唱与教学的声乐教学法著作,适合作为大学的教科书。它提供了一种既具程序性又具统一性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折中于科学的、机械的及整体性的组合。此书的理论源于20世纪的声乐权威,比如:拉尔夫·阿普尔曼、梅里贝丝·邦奇、托马斯·克利夫兰、芭芭拉·多舍、理查德·米勒、约翰·森德伯格、英戈·蒂策及威廉·维思等。19世纪的著名声乐教育家乔瓦尼·巴蒂斯塔·兰珀特的一些格言也穿插在此书中,以支持和平衡本书的理论。此书推崇传统的意大利美声学派,因为这种学派强调运用自然的生理功能,以达到声音的平衡。
本书的第二个主要论点是:每个人最终都是他自己的最佳教师,也就是说,在一个教师的认真引导下,这位学生所经历的富有尝试性的学习将会获得有效的成就。当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建立在合作的基础之上时,状态是最理想的,如同两个人同时追寻共同的目标。当教师主导权的分量在渐渐减少时,学生的责任感就会相对增强,他们也会因此能更有效地把握整个学习进程。
虽然此书主要是为那些从事或将要从事声乐教学的教师而作,但是,它也适用于合唱指挥、声乐指导及歌唱水平处于中高级程度的歌唱者。读者会发现此书清晰易懂,是一本很好的训练手册及参考用书。
前 言
第一章 歌唱的理念
一、歌唱行为的起源和本质
二、歌唱美学
三、音调偏好
四、通俗唱法及古典美声唱法的地位
五、学习声乐的益处
第二章 歌唱心理学
一、获得心理洞察力
二、感性的层面和概念性的层面
三、应对困惑与冲突
四、整体的目标和进程
五、现实的目标与期待
第三章 身心合一
一、职业歌手
二、肌肉的功能与作用
三、运动与健身
四、饮食与营养
五、应对压力
六、放松身心的方法
七、身体发声练习
八、有效的身体直立
第四章 歌唱过程:建立联系感
一、理解声音科学
二、发声过程:声音如何工作?
三、身心之间的联系
四、说话与歌唱的联系
五、从说话到用身体去歌唱的声乐练习
第五章 呼吸系统:控制呼吸
一、呼吸的功能和作用
二、呼吸系统的生理与解剖
三、呼吸方法
四、影响有效呼吸的因素
五、呼吸练习
六、呼吸的协调和控制
七、气息与声音的协调练习
第六章 发声:歌唱声音的产生
一、歌唱声音的产生和特征
二、主要发声机构的解剖
三、开始发声
四、高效率声音的特点
五、获得有效声音的练习
第七章 声音位置:让声音得到统一
一、声区的解释和定义
二、声区划分的历史概况
三、声区划分的理论
四、声音位置的生理机能
五、声区转换的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