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学 / 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
作者: 马健
出版时间:2016年7月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9787513234368
- 20186
- 0048173808-6
- 2016年7月
- 医学
- 中医学
- R254.2
- 中医
- 本科
马健编著的《温病学(供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临床医学等专业用新世纪第4版)》采取纸质教材与数字化课程同步出版的方式。纸质教材力求既充分体现中医温病学体系的系统、完整、原汁原味,又体现理论性、实用性和时代性的有机结合,充分反映当今温病学理论与临床研究的最新成果;强化温病辨治理论对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辨证治疗指导的内容,提高教材对临床的指导价值,方便学生理论联系临床。
上篇
第一章 绪论
一、萌芽阶段(战国~晋唐时期)
二、成长阶段(宋~金元时期)
三、形成阶段(明清时期)
四、发展阶段(近现代)
小结
思考题
第二章 温病的概念
第一节 温病的特点
一、致病因素的特异性
二、多具有一定的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
三、病程发展的阶段性
四、临床表现的特殊性
第二节 温病的范围及命名
一、温病的范围
二、温病的命名
第三节 温病的分类
一、根据病证性质分类
二、根据发病初起的证候特点分类
第四节 温病与相关概念
一、温病与伤寒
二、温病与温疫
三、温病与温毒
小结
思考题
第三章 温病病因与发病
第一节 温病的病因
一、风热病邪
二、暑热病邪
三、湿热病邪
四、燥热病邪
五、温热病邪
六、温毒病邪
七、疠气
第二节 温病的发病
一、发病因素
二、感邪途径
三、发病类型
小结
思考题
第四章 温病的辨证理论
第一节 卫气营血辨证
一、卫气营血的证候与病机变化
二、卫气营血证候的相互关系及传变
第二节 三焦辨证
一、三焦的证候与病机变化
二、三焦证候的相互关系及传变
第三节 温病辨证理论的运用
一、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理论的区别与联系
二、温病辨证理论与其他辨证理论的关系及综合运用
小结
思考题
……
中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