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出版时间:2014年5月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以下为《中国古代诗歌用事观念研究》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9787516143629
  • 192309
  • 2014年5月
  • 未分类
  • 未分类
  • I207.22
内容简介

  “用事”为中国古典诗歌的常见艺术手法,诗人通过引述过往之“故事”,与诗文所描述的内容产生语义类比,委婉传达自己的心志,形成典雅、含蓄的艺术魅力。大量古代诗学著作对用事的定义、地位、规则和接受阐释等问题作了长期探讨,形成了丰富的理论资源。马强才编著的《中国古代诗歌用事观念研究/杭州师范大学国学新知丛书》以此为基础进行分析和阐释,对古代诗学中语焉不详、模糊含混的用事诸概念进行了明晰辨正,初步清理、重构出古代诗学用事观念的体系,凸显它在中国古典诗学和美学中的重要地位和意义,进而尝试探索中国诗学一些基本规律和重要传统,并为理解赏析杜甫、李商隐、苏轼和黄庭坚等古代诗歌名家的用事艺术提供理论借鉴。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被割断的诗歌传统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修辞学视野下的用事


  二文艺学研究中的用事


  三域外汉学家论用事


 第三节 构建中国古典诗歌用事观念


第一章 正名:古今事的语境跨越和语义类比


 第一节 古今三名


  一事类


  二用事


  三用典


 第二节 与用事交叉的两个术语


  一“比”与用事


  二“用人名”与用事


 第三节 用事之法:以陈绎曾为中心的考察


  一宋人的初步总结


  二元代的集大成


  三明清以沿用为主


 第四节 关于用事起源的两种观点


  一源于三代说


  二源于六朝说


  三小结


 第二章 言志与吟咏情性:衡定用事价值的坐标


 第一节 情景之外,则有用事


  一从刘勰到方回:诗需用事


  二胡应麟:首次系统论述诗须用事


  三冯复京:继承提升


  四清代诗学家:继续补充


 第二节 吟咏情性,无须用事


  一诗需直寻,何贵用事


  二用事之诗,难臻极致


  三诗有别材,非关书也


  四批判宋诗,反对用事


 第三节 虽有故事,不害为佳


  一善于用事,自有佳作


  二用得恰当,方是妙手


  三用古道意,述事有情


  四小结


第三章 基本淮则:用事的审美理想


 第一节 切:事与义的契合


  一切:用事的基本要求


  二错讹:不切的表现之一


  三非宜:不切的表现之二


 第二节 不为事使:我心役事即善用


  一从宋至清:寻找诗人的本心


  二趁韵与獭祭:事役诗人之表现


 第三节 用事不俗:避免陈俗求高雅


  一以俗为雅:宋人首倡后人随


  二技法创新:莫与古人用事同


  三翻案:反意用之可创新


  四鄙俚:既可出新亦有弊


 第四节 如盐著水:消释用事痕迹


  一《阁夜》与“如盐著水”


  二含义:用事无迹


  三小结


第四章 规约“事”:维护“古诗”审美趣味


 第一节 生熟:维新与守旧的博弈


  一专用熟事,固然不可


  二生僻之事,众矢之的


  三僻事实用,熟事虚用


 第二节 限制时代:追求惟“古”诗风


  一唐宋诗歌:灵活多变


  二时间限制:复古情结


  三或远或古:皆足资用


 第三节 文献:用事与正统思想同构


  一不用稗官野史


  二不用释道经藏


  三小结


第五章 “体”:制约用事的重要因素


 第一节 巧妙用事,托物言志


  一咏物用事的历史


  二咏物用事的原则


 第二节 赠答之诗,用事交际


  一酬赠交际:用事的目的


  二身份对等:赠人用事法


 第三节 用事:律诗的句法章法要素


  一用事句法,对偶工切


  二用事章法,虚实相生


  三小结


第六章 知识:沟通作者和读者的桥梁


 第一节 积学储宝:诗人的首要任务


  一博搜精采


  二检阅类书


  三约而用之


 第二节 知识积累:读者的重要任务


  一成为合格读者


  二注释者的责任


  三追求作者的知识世界


 第三节 寻找合理的阐释


  一阐释用事的困难


  二阐释用事的失误


  三小结


第七章 用事:文学史叙事的一个视点


 第一节 杜甫:用事集大成者


  一杜诗集大成


  二读书破万卷


  三字字有来历


  四用事之楷模


 第二节 李商隐:用僻事的代表


  一优点:意深与尖新


  二缺点:獭祭与深僻


 第三节 苏轼:天才有疏误


  一宋人:辨正用事错讹


  二明人:指摘用事非宜


  三清人:称赞用事奥博


 第四节 黄庭坚:受誉于宋代


  一赞赏:贴切出新


  二批评:好奇贪多


  三小结


结语


 附录一 杜甫《阁夜》诗与古代诗学的用事理论


 附录二 胡应麟的“用事”观及其在古代诗学中的价值


 附录三 宋代词学用事论:与诗学用事观念同辙


 附录四 清代词学用事论:走出“诗”学话语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