龋病学(供口腔医学专业用) / 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学校研究生规划教材
¥28.00定价
作者: 周学东
出版时间:2011年5月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9787117138901
- 1
- 190559
- 平装
- 16开
- 2011年5月
- 409
- 242
- 口腔医学
- 研究生
内容简介
《龋病学(供口腔医学专业用)》人类发病率最高的口腔疾病。龋病作为一种感染性慢性牙源性病灶,引起全身多部位、多器官、多系统性疾病,严重危害入的全身健康与生存质量,成为人类重点防治的口腔疾病。在对龋病病因学、病理学、流行病学、临床诊断与防治技术研究的基础上,逐渐成为口腔医学领域一门重要的临床学科,即龋病学。《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学校研究生规划教材:龋病学(供口腔医学专业用)》内容引入了该领域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是口腔医学研究生教育的教科书和临床口腔医生的参考书。
目录
第一章 龋病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第一节 历史回顾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致龋菌
二、细菌生物膜
三、免疫学研究
四、窝洞制备
五、粘接术的应用
第三节 发展趋势
一、龋病高危人群的系统性检测及风险评估体系研究
二、牙菌斑生物膜研究
三、菌斑生态防治措施研究
四、疫苗防龋
五、氟化物防龋
六、窝沟封闭防龋与预防性充填
七、增加牙齿抗龋力
八、增加宿主抵抗力
九、致龋菌引发全身性疾病相关性机制研究
第二章 龋病病因学的理论研究
第一节 龋病病因学研究回顾
一、内源性学说
二、外源性学说
第二节 现代龋病病因学理论
一、三联因素论
二、四联因素论
三、龋病病因新认识
第三节 龋病研究模型
一、动物模型
二、体外模型
三、临床研究
第三章 龋病微生物学
第一节 人类口腔微生物群
一、以群为基础的口腔微生物发病机制
二、口腔微生物群相互作用的物质基础
三、影响口腔微生物群相互作用的主要代谢产物
四、细菌素对口腔微生物群的作用
五、口腔微生物群研究新技术
第二节 龋病微生物
一、龋病是细菌性疾病
二、龋病微生物的基本生物学特性
三、人类龋病相关微生物
四、变异链球菌群
第三节 牙菌斑生物膜
一、牙菌斑生物膜的形成和发育
二、牙菌斑生物膜的基本结构
三、牙菌斑生物膜的组成
四、牙菌斑生物膜的物质代谢
五、微生物相互作用对牙菌斑生物膜性质的影响
六、微生物相互作用对牙菌斑生物膜组成菌定位的影响
七、信号传导对牙菌斑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八、组群相互作用对牙菌斑生物膜毒力的影响
九、宿主因素对牙菌斑生物膜微生物的影响
十、菌斑控制新方法
第四节 口腔生态平衡与龋病
一、口腔生态区
二、口腔生态的基本特征
三、口腔生态平衡与龋病
第四章 龋病免疫学
第一节 口腔免疫系统
一、口腔免疫组织与免疫器官
二、免疫细胞与免疫分子
三、口腔黏膜免疫系统
第二节 免疫系统与龋病
一、龋病免疫的抗原
二、龋病免疫的抗体
第三节 龋病的免疫应答
一、非特异性抗感染免疫
二、特异性抗感染免疫
……
第五章 龋病病理学
第六章 宿主因素在龋病发生中的作用
第七章 碳水化合物与龋病
第八章 龋病的早期预防
第九章 龋病易感性评估与风险预测
第十章 龋病的诊断
第十一章 龋病治疗的理论与技术
第十二章 儿童龋病
第十三章 老年龋病
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
第一节 历史回顾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致龋菌
二、细菌生物膜
三、免疫学研究
四、窝洞制备
五、粘接术的应用
第三节 发展趋势
一、龋病高危人群的系统性检测及风险评估体系研究
二、牙菌斑生物膜研究
三、菌斑生态防治措施研究
四、疫苗防龋
五、氟化物防龋
六、窝沟封闭防龋与预防性充填
七、增加牙齿抗龋力
八、增加宿主抵抗力
九、致龋菌引发全身性疾病相关性机制研究
第二章 龋病病因学的理论研究
第一节 龋病病因学研究回顾
一、内源性学说
二、外源性学说
第二节 现代龋病病因学理论
一、三联因素论
二、四联因素论
三、龋病病因新认识
第三节 龋病研究模型
一、动物模型
二、体外模型
三、临床研究
第三章 龋病微生物学
第一节 人类口腔微生物群
一、以群为基础的口腔微生物发病机制
二、口腔微生物群相互作用的物质基础
三、影响口腔微生物群相互作用的主要代谢产物
四、细菌素对口腔微生物群的作用
五、口腔微生物群研究新技术
第二节 龋病微生物
一、龋病是细菌性疾病
二、龋病微生物的基本生物学特性
三、人类龋病相关微生物
四、变异链球菌群
第三节 牙菌斑生物膜
一、牙菌斑生物膜的形成和发育
二、牙菌斑生物膜的基本结构
三、牙菌斑生物膜的组成
四、牙菌斑生物膜的物质代谢
五、微生物相互作用对牙菌斑生物膜性质的影响
六、微生物相互作用对牙菌斑生物膜组成菌定位的影响
七、信号传导对牙菌斑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八、组群相互作用对牙菌斑生物膜毒力的影响
九、宿主因素对牙菌斑生物膜微生物的影响
十、菌斑控制新方法
第四节 口腔生态平衡与龋病
一、口腔生态区
二、口腔生态的基本特征
三、口腔生态平衡与龋病
第四章 龋病免疫学
第一节 口腔免疫系统
一、口腔免疫组织与免疫器官
二、免疫细胞与免疫分子
三、口腔黏膜免疫系统
第二节 免疫系统与龋病
一、龋病免疫的抗原
二、龋病免疫的抗体
第三节 龋病的免疫应答
一、非特异性抗感染免疫
二、特异性抗感染免疫
……
第五章 龋病病理学
第六章 宿主因素在龋病发生中的作用
第七章 碳水化合物与龋病
第八章 龋病的早期预防
第九章 龋病易感性评估与风险预测
第十章 龋病的诊断
第十一章 龋病治疗的理论与技术
第十二章 儿童龋病
第十三章 老年龋病
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