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 #

出版时间:2015年1月

出版社:湖南大学出版社

以下为《微观经济学(第二版)》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湖南大学出版社
  • 9787566700858
  • 190285
  • 0042184868-0
  • 16开
  • 2015年1月
  • 经济学
  • 理论经济学
  • F016
  • 经济管理
  • 本专科
内容简介
《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规划教材·高等教育应用型本科规划教材:微观经济学(第二版)》系统地介绍了微观经济学的主要原理,共分七篇十七章。*篇经济学是什么,包括导论、供给与需求、弹性理论;第二篇消费者行为理论,包括确定性条件下的消费者行为和不确定性条件下的消费者行为;第三篇生产者行为理论,包括生产理论与成本理论;第四篇产品市场理论,包括完全竞争市场理论与非完全竞争市场理论,以及博弈论的基础知识;第五篇要素市场与分配理论,包括要素价格决定理论和工资、地租、利息理论;第六篇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包括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的相关知识;第七篇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包括外部性、公共物品和信息不对称三种市场失灵原因的分析。
目录




第一篇导论 第一章经济学是什么 第一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经济学的演变与发展 第三节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 第四节微观经济学的总体框架 第二章供给与需求 第一节需求定理 第二节供给定理 第三节市场均衡 第四节供求定理的应用 第三章弹性理论 第一节需求弹性 第二节供给弹性 第三节弹性理论的应用 第二篇消费者行为理论 第四章确定性条件下的消费者行为 第一节基数效用论 第二节序数效用论 第三节价格与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 第四节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 第五节市场需求曲线 第五章不确定性条件下的消费者行为 第一节不确定性与风险 第二节消费者的风险防范行为 第三篇生产者行为理论 第六章生产理论 第一节厂商 第二节生产函数 第三节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 第四节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 第五节规模报酬 第七章成本理论 第一节成本概念 第二节短期成本 第三节长期成本 第四篇产品市场理论 第八章完全竞争市场 第一节市场的类型 第二节厂商的利润最大化原则 第三节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短期均衡 第四节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长期均衡 第九章不完全竞争市场 第一节完全垄断市场 第二节垄断竞争市场 第三节寡头垄断市场 第四节不同市场结构的效率比较 第五节政府管制 第十章博弈论与厂商策略性行为 第一节博弈论的概念与分类 第二节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第三节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第五篇要素市场与分配理论 第十一章要素价格决定与分配理论 第一节生产要素的需求 第二节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 第三节生产要素的供给 第四节洛伦兹曲线与基尼系数 第十二章工资、地租与利息理论 第一节工资理论 第二节地租理论 第三节利息理论 第六篇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 第十三章一般均衡理论 第一节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 第二节瓦尔拉斯一般均衡模型 第三节一般均衡理论的发展 第十四章福利经济学 第一节经济效率 第二节完全竞争与帕累托最优 第三节社会福利函数 第七篇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第十五章外部性 第一节外部性的分类 第二节外部性的影响 第三节外部性的解决途径 第十六章公共物品 第一节公共物品及其特征 第二节公共物品的最优产出 第三节公共物品的供给 第十七章信息不对称 第一节逆向选择 第二节道德风险 第三节委托—代理问题 参考文献 后记


文摘
版权页:  第一节 序数效用论 与基数效用论不同,20世纪的大多数经济学家(以帕累托、希克斯等人为代表)则认为,效用只能用序数度量,即用第一、第二、第三来表示商品的效用谁大谁小,而不能确切地说出各种商品的效用到底是多少。在价格相同的情况下,消费者认为哪一种商品效用大,是通过他在购买时的选择来表现的,这就是序数效用论,序数效用论者通过用无差异曲线来分析消费者行为。西方经济学中较多的是以序数效用论来分析消费者的行为理论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否定基数效用论。它们是同时并存的分析消费者行为理论的两种方法,各有特点。 一、关于偏好的假定 所谓“偏好”就是消费者根据自己的意愿对可供消费的商品组合进行的排列,它反映的是消费者个人的兴趣或嗜好。这种偏好是决定消费者行为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假定其他因素不变,那么,一个人可以自由选择将要购买什么和不购买什么,其最终的选择将是由他的个人偏好决定。例如,有的人喜欢古典音乐,有的人喜欢流行音乐,有的人偏爱高度烈酒,而有的人却偏爱低度啤酒,等等。正是这些偏好的差异,导致各个消费者在购买商品和劳务时采取不同的决策。 序数效用论者关于消费者偏好的三个基本假定: 1.偏好的完全性 序数效用者认为,人们对不同商品的偏好不同。给定A、B两个商品组合,如果消费者更加喜欢A商品,那么就意味着A偏好于B,记A>B,证明消费者认为A的效用要比B大。如果消费者更加喜欢B商品,那么就意味着B偏好于A,记B>A,证明消费者认为B的效用要比A大。如果消费者二者都喜欢,那么就意味着两种商品是无差异的,记B~A,证明消费者认为A和B的效用是一样的。 2.偏好的可传递性 面包的偏好大于馒头,蛋糕的偏好大于面包,从而蛋糕的偏好大于馒头。这一特性保证了消费者偏好的一致性,因此也是理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