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 #

出版时间:2017年5月

出版社: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为《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案例版)(供药学类专业用)》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 9787030487735
  • 1-1
  • 188644
  • 0049171619-7
  • 平装
  • 16开
  • 2017年5月
  • 636
  • 352
  • 医学
  • 基础医学
  • R392
  • 药学、药物制剂等
  • 本科
内容简介
李朝品、陈廷主编的《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供药学药物制剂临床药学中药学制药工程医药营销等专业使用案例版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分为三篇,共36章。第一篇医学免疫学,主要内容包括基础免疫学、临床免疫学、免疫学应用;第二篇医学微生物学,主要内容包括细菌学概论及各论、病毒学概论及各论、真菌学概述及主要病原性真菌;第三篇微生物学在药学中的应用,主要内容包括微生物制药、抗菌药物的体内外药效学和药物的微生物学检查。根据药学类专业学生培养的特点,参考同类教材基本内容,免疫学增加了临床免疫学部分;微生物学以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与免疫性、微生物学检验等为主要内容,侧重于疫苗和防治用药,同时适当增加了与制药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新进展,以便学生掌握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的基本概念和“三基”内容,为继续深入学习专业课程奠定基础。
目录

第一篇  医学免疫学


  第一章  免疫学绪论


    第一节  现代免疫的概念与免疫功能


    第二节  免疫学发展史


  第二章  免疫系统


    第一节  免疫器官和组织


    第二节  免疫细胞


    第三节  免疫分子


  第三章  抗原


    第一节  抗原的概念及基本特性


    第二节  影响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


    第三节  抗原的特异性


    第四节  抗原的分类


    第五节  医药学上重要的抗原


    第六节  非特异性免疫刺激剂


  第四章  免疫应答


    第一节  固有免疫应答


    第二节  T淋巴细胞介导的适应性免疫应答


    第三节  B淋巴细胞介导的适应性免疫应答


    第四节  免疫耐受


    第五节  免疫调节


  第五章  超敏反应


    第一节  I型超敏反应


    第二节  II型超敏反应


    第三节  III型超敏反应


    第四节  Ⅳ型超敏反应


  第六章  自身免疫病与免疫缺陷病


    第一节  自身免疫病


    第二节  免疫缺陷病


  第七章  肿瘤免疫


    第一节  肿瘤抗原的概念及分类


    第二节  抗肿瘤免疫的效应机制


    第三节  肿瘤的免疫逃逸机制


    第四节  肿瘤的免疫学诊断与防治原则


  第八章  移植免疫


    第一节  移植与移植抗原的相关概念


    第二节  同种异体移植排斥反应的机制


    第三节  移植排斥反应的防治原则


  第九章  免疫学的应用


    第一节  免疫学检测技术


    第二节  免疫学预防


    第三节  免疫学治疗


    第四节  抗体药物


第二篇  医学微生物学


  第十章  微生物学发展简史与展望


    第一节  微生物与微生物学


    第二节  微生物学发展简史及展望


  第十一章  细菌学概论


    第一节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第二节  细菌的生长繁殖与代谢


    第三节  消毒灭菌与实验室生物安全


    第四节  细菌的遗传变异


    第五节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第十二章  球菌


    第一节  球菌的概念及种类


    第二节  常见致病性球菌


  第十三章  肠道杆菌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埃希菌属


    第三节  志贺菌属


    第四节  沙门菌属


    第五节  其他肠道杆菌


  第十四章  弧菌


    第一节  霍乱弧菌


    第二节  副溶血性弧菌


  第十五章  厌氧性细菌


    第一节  厌氧芽胞梭菌属


    第二节  无芽胞厌氧菌


  第十六章  棒状杆菌属


    白喉棒状杆菌


  第十七章  分枝杆菌属


    第一节  结核分枝杆菌


    第二节  非结核分枝杆菌


    第三节  麻风分枝杆菌


  第十八章  放线菌属与诺卡菌属


    第一节  放线菌属


    第二节  诺卡菌属


  第十九章  动物源性细菌


    第一节  布鲁菌属


    第二节  耶尔森菌属


    第三节  芽胞杆菌属


  第二十章  其他致病菌


    第一节  嗜血杆菌属


    第二节  鲍特菌属


    第三节  假单胞菌属


    第四节  弯曲菌属


    第五节  螺杆菌属


    第六节  军团菌属


  第二十一章  支原体、立克次体和衣原体


    第一节  支原体


    第二节  立克次体


    第三节  衣原体


  第二十二章  螺旋体


    第一节  钩端螺旋体属


    第二节  密螺旋体属


    第三节  疏螺旋体属


  第二十三章  病毒学概论


    第一节  病毒的基本性状


    第二节  病毒的复制与遗传变异


    第三节  病毒感染与免疫


    第四节  病毒感染的诊断与防治


  第二十四章  呼吸道病毒


    第一节  流行性感冒病毒


    第二节  麻疹病毒


    第三节  腮腺炎病毒


    第四节  冠状病毒与SARS冠状病毒


    第五节  风疹病毒


    第六节  呼吸道合胞病毒


  第二十五章  胃肠道感染病毒


    第一节  肠道病毒


    第二节  急性胃肠炎病毒


  第二十六章  肝炎病毒


    第一节  甲型肝炎病毒


    第二节  乙型肝炎病毒


    第三节  丙型肝炎病毒


    第四节  丁型肝炎病毒


    第五节  戊型肝炎病毒


    第六节  非甲非戊型肝炎病毒


  第二十七章  虫媒病毒


    第一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第二节  登革热病毒


  第二十八章  疱疹病毒


    第一节  单纯疱疹病毒


    第二节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第三节  Epstein-Barr病毒


    第四节  巨细胞病毒


    第五节  其他疱疹病毒


  第二十九章  出血热病毒


    第一节  汉坦病毒


    第二节  新疆出血热病毒


  第三十章  逆转录病毒


    第一节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第二节  人类嗜T细胞病毒


  第三十一章  其他病毒及朊粒


    第一节  狂犬病毒


    第二节  人乳头瘤病毒


    第三节  朊粒


  第三十二章  真菌学概述


    第一节  真菌的生物学性状


    第二节  真菌的应用


    第三节  真菌的致病性与免疫性


    第四节  真菌感染的微生物学检查法


    第五节  真菌感染的防治原则


  第三十三章  主要病原性真菌


    第一节  浅部感染真菌


    第二节  深部感染真菌


第三篇  微生物学在药学中的应用


  第三十四章  微生物制药


    第一节  微生物在抗生素生产中的应用


    第二节  微生物在其他药物生产中的应用


  第三十五章  抗菌药物的体内外药效学


    第一节  体外抗菌试验


    第二节  体内抗菌试验


  第三十六章  药物的微生物学检查


    第一节  微生物与药物变质


    第二节  灭菌制剂的无菌检查和细菌内毒素检查


    第三节  非灭菌制剂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参考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