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出版时间:2014年8月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以下为《万集乡下这些年》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上海三联书店
  • 9787542648617
  • 185364
  • 2014年8月
  • 未分类
  • 未分类
  • D422
内容简介

  农村不能被粗暴地理解为空旷、荒芜的乡下,它是一个有灵性的生命有机体。这里的土地、这里的人群有着深刻的内涵和厚重的底蕴,因而始终是中国悠久历史与丰富文化活生生的载体。没有了农村,城市也就不那么重要了。如果地球的每一寸土地都被钢筋混凝土所覆盖,人类那就没有希望了。余治平的《万集乡下这些年(中国底层社会治理的微观叙事与个案研究)》聚焦于江苏北部农村的一个小镇、一个水乡村落,透视底层现实,由点带面,解剖内里,针砭时弊,直击要害。村庄留不住人的空心化现象,没人肯种田、耕地既难保红线又日益被污染,村小被撤并而直接破坏了农村的文化生态,风俗变走样而导致礼教严重缺失,信访不信法、一闹就奏效而只能通过“维稳”来压制许多原本合理的权利诉求,这些都凸显出目前底层社会治理的硬伤与软肋。与其埋怨、怪罪城市化的巨浪来袭而使中国农村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变局,还不如深挖农村长期被忽略、被边缘化在政策、体制、机制等层面的原委与诱因。一个社会,始终有属于它自己的生态,我们必须尊重它。政府对于底层社会的治理及其秩序的建构,不能不作为,而必须顶一把、托一把,主动予以养护与经营,而不是放任自流,坐视其瓦解和塌陷。我们所想要的一定是一个有机的、生态的、活力的,而不是一个满目苍夷、礼崩乐坏的底层社会。

目录

引言


第一部 乡无郎:从“不留人”到“留不住人”


 一、水抱余庄


 二、人丁兴旺与“空心村”现象


 三、从“晚稀少”到“独生子女”


 四、“计生”洪泽1984


 ——基于口述叙事与档案文献的考察


 五、自加压力何其急


 六、粗暴执行有没有


 七、独生子女的问题与问题的独生子女


 八、人口集中:走向新农村综合体与城镇化


第二部 谁种田:谷贱伤农与粮食安全


 一、院士呐喊:无粮则天下乱


 二、难守的“18亿亩耕地红线”


 三、受伤的耕地


 四、谁来种地、谁还当农民?


 五、“贱农”体制与身份歧视


 六、“只有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


 七、秸秆焚烧:消极结果与被动处理


 八、土地经营权让渡与非农化使用


第三部 村学灭:“撤点并校’’与文化沙漠


 一、消失了的“万集中学”


 二、办不下去的村小


 三、“一份满意的答卷”


 四、所引发的后续问题


 五、原因驱动与操作过失


 六、“教育公平”再次倾斜


 七、农村文化生态出现危机


第四部 风俗变:礼教缺失与道德重建


 一、新闻纪事:变了味的丧礼


 二、万集的乡风流变


 三、“文革”万集的“移风易俗”


 四、乡规民约与美政美俗


 五、口述万集:贝怀泽的婚姻危机


 六、惩罚不孝俩兄弟


 七、口述万集:余家治丧正乡风


 八、生日新过法:磕头改抽奖


第五部 闹出事:“信访不信法”、“上访捞好处”


 ——由“集访”、“非访”作所折射出的底层社会治理问题


 一、口述万集:“信访”奇葩严厚芳


 二、拆迁矛盾何其多


 三、拆迁户闹到北京


 四、征地上访


 五、拖欠工资上访


 六、涉法涉诉上访


 七、其余集访种种


 八、化解在基层


 九、顶层设计缺失与基层干部难处


 附:完善群众诉求机制,保障公民权利救济


 ——关于进一步深化信访制度改革的研究报告


参考文献


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