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出版时间:2016年9月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以下为《宇文所安的翻译诗学》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江苏人民出版社
  • 9787214194985
  • 185288
  • 2016年9月
  • 未分类
  • 未分类
  • H315.9
内容简介

  宇文所安是当代美国著名汉学家,毕生致力于中国古典文学、诗学和中国古代文论的整理、注疏、翻译,以及唐代文学史、中国文论、中国文学选集等的编选和研究。裔传萍著的《宇文所安的翻译诗学/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纵横博士文库》以宇文所安的唐诗翻译为例,通过哲学方法、描述方法、比较方法的运用,从本体论、认识论、语言论三个维度完成了对宇文所安翻译诗学的建构,尝试着去实现诗学与翻译的结合、哲学与译学的结合、宏观论述与微观分析的结合。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绪论


 1.1 国内外对宇文所安唐诗英译的研究现状和不足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方法和策略


第二章 宇文所安唐诗英译的历史地位和总体特征


 2.1 宇文所安与美国唐诗英译的历史


 2.2 宇文所安唐诗英译的总体特征


 2.3 小结


第三章 宇文所安翻译诗学的本体论8,


 3.1 “诗学”与“翻译诗学”


 3.2 “本体论”概念的厘清


 3.3 宇文所安的“显现”(manifestation)论


 3.4 宇文所安对中国古典诗歌本体特征的论述


 3.5 宇文所安的真理观及其在翻译中的体现


 3.6 宇文所安的符号学真理观与结构翻译法


 3.7 宇文所安的表现真理观与情绪翻译法


 3.8 宇文所安的模仿真理观与模仿翻译法


 3.9 宇文所安的本体真理观与诗境翻译法


 3.10 宇文所安的现象学真理观与“象”译法


 3.11 宇文所安的解构反真理观与他的解构主义影响下的翻译观


 3.12 小结


第四章 宇文所安翻译诗学的认识论


 4.1 对宇文所安翻译诗学进行认识论探讨的重要意义


 4.2 宇文所安翻译诗学对中国古典诗歌客体性特征的描述


 4.3 宇文所安对自己主体特征的认识


 4.4 宇文所安的“追忆”的诗思方式和经传解读模式


 4.5 “类”的诗思方式和心理解读模式


 4.6 小结


第五章 宇文所安翻译诗学中的语言论


 5.1 中西语言论的主要差异与宇文所安对汉语总体语言形态的理解


 5.2 宇文所安翻译诗学对中国古典诗歌诗意传达方式的认识


 5.3 “唱和”——宇文所安对孔子的精神追随


 5.4 “唱和”——宇文所安唐诗翻译的总体修辞策略


 5.5 字词层面的“和”译


 5.6 句式层面的“和”译


 5.7 篇章层面的“和”译


 5.8 在中国传统译论语境中对“唱和”的观照


 5.9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本书对问题的系统梳理和相应的结论


 6.2 研究的创新之处


 6.3 研究的局限和有待拓展之处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