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卫生出版社
- 9787117190275
- 5版
- 183077
- 大16开
- 2014年2月
- 374
- 医学
- 中医学
- R22
- 中医学
- 本专科
内容简介
本套教材为全国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第七轮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根据“六位一体“的岗位服务需求进行编写。教材很好地体现了“三基五性”,主要介绍了适合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学习的知识与技能,设置学习目标、特色栏目、本章小结、练习题等,注重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紧密接轨执业考试内容,突出体现职业教育的实用性。
目录
第一章 中医学发展简史
第一节 中医学的起源
第二节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第三节 中医学术的现代研究
第二章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第三章 阴阳五行学说
第一节 阴阳学说
第二节 五行学说
第四章 藏象
第一节 五脏
第二节 六腑
第三节 奇恒之腑
第四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
第五章 气、血、津液学说
第六章 经络学说
第七章 病因、发病与病机
第一节 病因
第二节 发病
第三节 病机
第八章 养生、预防与治则
第一节 养生
第二节 预防
第三节 治则
第九章 诊法与辨证
第一节 诊法
第二节 辨证
第十章 中药与方剂
第一节 中药学基本知识
第二节 方剂学基本知识
第三节 解表药与方剂
第四节 清热药与方剂
第五节 泻下药与方剂
第六节 祛湿药与方剂
第七节 温里药与方剂
第八节 理气药与方剂
第九节 消食药与方剂
第十节 理血药与方剂
第十一节 化痰止咳平喘药与方剂
第十二节 安神药与方剂
第十三节 平肝熄风药与方剂
第十四节 开窍药与方剂
第十五节 补虚药与方剂
第十六节 固涩药与方剂
第十一章 针灸与推拿
第一节 腧穴概述
第二节 针刺疗法
第三节 艾灸疗法
第四节 推拿疗法
第五节 拔罐与刮痧疗法
第六节 针灸推拿治疗
第十二章 内科常见病
第一节 感冒
第二节 咳嗽
第三节 胃痛
第四节 泄泻
第五节 便秘
第六节 黄疸
第七节 胸痹
第八节 心悸
第九节 眩晕
第十节 头痛
第十一节 淋证
第十二节 痹证
第十三节 水肿
第十四节 中风
第十五节 不寐
第十六节 汗证
第十三章 其他常见病证
第一节 肠痈
第二节 蛇串疮
第三节 痛经
第四节 月经先期
第五节 月经后期
第六节 月经先后无定期
第七节 月经过多
第八节 月经过少
第九节 小儿厌食症
第十节 痄腮
第十一节 口疮
参考文献
附录:方剂汇编
部分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节 中医学的起源
第二节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第三节 中医学术的现代研究
第二章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第三章 阴阳五行学说
第一节 阴阳学说
第二节 五行学说
第四章 藏象
第一节 五脏
第二节 六腑
第三节 奇恒之腑
第四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
第五章 气、血、津液学说
第六章 经络学说
第七章 病因、发病与病机
第一节 病因
第二节 发病
第三节 病机
第八章 养生、预防与治则
第一节 养生
第二节 预防
第三节 治则
第九章 诊法与辨证
第一节 诊法
第二节 辨证
第十章 中药与方剂
第一节 中药学基本知识
第二节 方剂学基本知识
第三节 解表药与方剂
第四节 清热药与方剂
第五节 泻下药与方剂
第六节 祛湿药与方剂
第七节 温里药与方剂
第八节 理气药与方剂
第九节 消食药与方剂
第十节 理血药与方剂
第十一节 化痰止咳平喘药与方剂
第十二节 安神药与方剂
第十三节 平肝熄风药与方剂
第十四节 开窍药与方剂
第十五节 补虚药与方剂
第十六节 固涩药与方剂
第十一章 针灸与推拿
第一节 腧穴概述
第二节 针刺疗法
第三节 艾灸疗法
第四节 推拿疗法
第五节 拔罐与刮痧疗法
第六节 针灸推拿治疗
第十二章 内科常见病
第一节 感冒
第二节 咳嗽
第三节 胃痛
第四节 泄泻
第五节 便秘
第六节 黄疸
第七节 胸痹
第八节 心悸
第九节 眩晕
第十节 头痛
第十一节 淋证
第十二节 痹证
第十三节 水肿
第十四节 中风
第十五节 不寐
第十六节 汗证
第十三章 其他常见病证
第一节 肠痈
第二节 蛇串疮
第三节 痛经
第四节 月经先期
第五节 月经后期
第六节 月经先后无定期
第七节 月经过多
第八节 月经过少
第九节 小儿厌食症
第十节 痄腮
第十一节 口疮
参考文献
附录:方剂汇编
部分练习题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