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 #

出版时间:2012年9月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以下为《思维与设计》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9787301128466
  • 1版
  • 174087
  • 0043150267-3
  • 平装
  • 大32开
  • 2012年9月
  • 266
  • 244
  • 艺术学
  • 设计学
  • J06
  • 美术
  • 本科(高师)
内容简介
作为中国设计基础教育的思维训练课程,应当超越专业的局限,着力研究广泛性、普适性的现代设计的思维方式,也更加需要汲取艺术富于想象力的创造精神。艺术的本质应当是创造与个性的发挥,而不是模仿与再现。设计则是在规定性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艺术思维与设计思维形成完美的结合,中国现代设计的美好前景就为期不远。
经过不断探索,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的思维训练课程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并对全国的设计基础教育产生了影响。在系列教材出版的基础上,本书的内容更加系统宏观,涉及哲学、美学、心理学、语言学、心理学、技术美学、设计理论等相关学科的知识与问题,并分别从以上角度阐述设计思维的特性和思维开拓创新的可能性。所配插图均为当代艺术与设计的范例,这样就更具有说服力,也更具有可读性。
目录

总序


前言:设计的思维与思维的设计



第一章  从哲学的角度看思维


一  我思想,我怀疑


二  我感觉,我存在:世界是我的表象


三  思想就是力量,知识就是食粮


四  阿奎那的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五  洛克的外部经验与内部经验


六  西蒙的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


七  思维的要素:感觉


八  思维的要素:通感


九  思维的要素:感受


十  非理性的思维形式:直觉


十一  理性的思维形式:知觉


十二  非理性的思维形式:顿悟


十三  思维的要素:得意



第二章  从艺术的角度看思维


一  艺术与设计思维:感官盛宴


二  艺术与设计思维:精神理念


三  艺术与设计思维:视觉形式


四  艺术与设计思维:抽象移情


五  艺术与设计思维:美在何处


六  艺术与设计思维:东西相较


七  艺术与设计思维:相似与融合


八  艺术与设计的思维:区别和联系


九  艺术与设计的思维:美丑相异


十  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


十一  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



第三章  从科学的角度看思维


一  科学与艺术的思维:通情达理


二  科学与设计的思维:技术美学


三  设计思维的科技特征


四  设计思维:艺术与科学的桥梁



第四章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思维


一  设计思维是一种社会性思维


二  设计师是一个社会角色


三  设计的思维体现共同价值观


四  设计思维的过度与泛滥貼


五  设计思维:弘扬传统文化船


六  设计的思维介入时尚与流行


七  设计的思维:诗意的生活



第五章  从语言学角度看设计思维


一  设计的思维:上下文关系


二  设计的语言:元素与规则


三  设计的思维:语言三要素甽


四  设计的语言:转义与丢失


五  设计的思维:概念的推移


六  设计的思维:符号的意义


七  设计的元素:字词与语言


八  设计的思维:所指与能指


九  设计的思维:总体论认识



第六章  从图像学的角度看设计思维


一  形象的思维:图像化表达


二  设计的思维:阐释与误读


三  设计的兀素:图像与文本


四  设计的元素:图像与背景


五  现象学的思维:形象本身在说话



第七章  从心理学角度看设计思维


一  生理与心理的关系


二  通感的矛盾与协调


三  心理距离与物理距离


四  思维心理学:直觉


五  直觉的开发:陌生化与悬置


六  思维心理学:顿悟和灵感


七  设计的思维:角色的置换


八  设计的思维:创造性人格


九  惯性思维与思维定式



第八章  从逻辑学角度看设计思维


一  批判性思维:从发现问题开始


二  追问与质疑


三  标的性问题


四  分析与综合


五  归纳和演绎


六  知识与经验


七  引用与样式


八  思维的发展:交流与过程



第九章  从创意的角度看设计思维


一  设计的形象思维


二  发现和联想


三  想象与夸张


四  象形和拟人


五  意象和象征



第十章  设计思维的多种模式


一  逆向与顺向的思维方式


二  发散与聚集的思维方式


三  转换与移位的思维方式


四  跳跃性和线性的思维方式


五  创新的思维方式



第十一章  从设计门类看设计思维


一  产品专业的设计思维


二  视觉传达的创意思维


三  建筑和环境专业的设计思维



参考文献


后记:写作作为思维的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