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出版时间:2013年8月

出版社:科技文献

以下为《创新地理学 中国科技布局的理论与实践》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科技文献
  • 9787502368234
  • 172466
  • 2013年8月
  • 未分类
  • 未分类
  • F124.3
目录

基础理论篇


第一章 创新地理学的基本框架


 一、创新地理学的提出


 二、创新地理学的基本概念


 三、创新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四、创新地理学的学科基础


第二章 创新的区域化


 一、“创新”的争论


 二、创新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三、创新的区域化


 四、区域创新战略


第三章 创新地理的测度


 一、创新的测量


 二、创新空间分布的测度


 三、创新空间联系的测量


第四章 创新的空问规律


 一、知识与技术的空间规律


 二、科技人才的空间规律


 三、企业研发机构的空间规律


 四、高新技术企业的空间规律


 五、综合性科研机构的空间规律


第五章 区域创新体系理论


 一、区域创新体系的提出


 二、区域创新体系的成分与作用


 三、区域创新体系的功能与目标


 四、区域创新体系的分类


 五、区域创新体系的动态演化


第六章 跨行政区创新体系的发展与运行


 一、跨行政区创新体系的概念与特征


 二、跨行政区创新体系运行机制分析


 三、需要重点关注的几个问题


第七章 创新集群:产业集群的发展方向


 一、创新集群的基本特征


 二、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与创新集群的发生


 三、培育创新集群的若干经验判断


 四、主要结论与展望



国家布局篇


第八章 我国科技资源的空间分布


 一、科技投入的空间分布


 二、科技机构的空间分布


 三、科技产出的空间分布


第九章 我国区域创新体系发展重大问题及对策


 一、我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若干现状特征


 二、我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突出问题


 三、我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目标与思路


 四、近期推进我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措施建议


第十章 我国发展方式转变需要优先发展科技服务业


 一、科技服务业结构出现重大变化


 二、科技服务业上升为战略性产业


 三、我国科技服务业发展的重点


 四、正确处理科技服务业与科技公共服务的关系


 五、促进我国科技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工具


第十一章 我国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科技对策


 一、我国与澜沧江一湄公河区域国家合作面临的新形势


 二、我国与澜沧江一湄公河区域国家科技合作的现状特征


 三、我国与澜沧江一湄公河区域国家科技合作的问题与障碍


 四、我国与澜沧江一湄公河区域国家科技合作的思路与主要领域


 五、我国与澜沧江一湄公河区域国家科技合作的政策建议



地方发现骗


第十二章 欧亚路桥框架下的新疆向西大通道发展战略研究


 一、向西大通道发展的国际背景


 二、向西大通道是中国与中亚共同的战略选择


 三、向西大通道发展的基础与条件


 四、向西大通道发展的障碍与瓶颈


 五、向西大通道的发展思路


 六、向西大通道的政策保障


第十三章 京津科技合作战略研究


 一、意义与需求


 二、现状与基础


 三、战略目标与基本原则


 四、“十一五”期间的重点任务


 五、战略措施


第十四章 江西省创新驱动发展“六个一'’工程模式研究


 一、江西省创新驱动发展“六个一”工程模式


 二、江西省创新驱动发展“六个一”工程取得积极进展


 三、后发地区实施先发战略:江西省创新驱动发展“六个一”



工程模式的经验


第十五章 广东省广州市科技服务业发展战略研究


 一、科技服务业是广州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必要条件


 二、广州发展科技服务业现状与面临的突出问题


 三、“十二五”时期广州发展科技服务业、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仍需要充分发挥独特优势、抓紧战略机遇


 四、广州发展科技服务业应重点发展六大行业


 五、推进广州科技服务业发展的措施建议


第十六章 浙江省青山湖科技城建设研究


 一、国际科技城发展的最新趋势与特点


 二、当前我国科技城发展的几点要求


 三、浙江省青山湖科技城发展思路与战略定位


 四、浙江省青山湖科技城建设阶段目标与控制指标


 五、浙江省青山湖科技城功能区建设


 六、浙江省青山湖科技城建设的若干建议


附录一 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附录二 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


附录三 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县(市)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