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出版时间:2014年9月

出版社:南京大学

以下为《论生态制度文明建设的路径--以近40年中国环境法治发展的回顾与反思为基点》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南京大学
  • 9787305139710
  • 161898
  • 2014年9月
  • 未分类
  • 未分类
  • D922.684
内容简介

  进入21世纪以来,日益加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成为执政党和社会公众名符其实的心腹大患。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专篇论述生态文明建设,其中包括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就环境法治而言,其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抑或生态制度文明建设之间是什么关系?在生态文明建设框架内应当如何推进环境法治?环境法治又应当如何担当起推动和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任?……诸如此类的问题成为国内环境法学界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陶蕾编著的《论生态制度文明建设的路径——以近40年中国环境法治发展的回顾与反思为基点》以近40年中国环境法治发展的回顾与反思为基点,以生态制度文明建设的路径为核心,尝试从多个层面探讨这些问题。

目录

第一章 生态文明和制度文明的理论辨析


 第一节 两种生态文明观的形成和演进


  一、生态危机显现和生态意识觉醒


  二、线性生态文明观和系统生态文明观的形成和初步交锋


  三、线性生态文明观和系统生态文明观的再次交锋和“融合”


  四、系统生态文明观的政策回应


 第二节 生态文明与后工业文明关系辨析


  一、理论工具:技术社会形态概念


  二、“后工业社会是否为信息社会“之争


  三、“后工业社会是否为生态社会”之辩


  四、对生态文明作为后工业文明观点的否定


  五、对生态社会和生态文明的另一种后工业化的解释


 第三节 从制度文明视角再论系统生态文明观


  一、制度文明的内涵和结构


  二、制度文明的理论地位和实践作用


  三、由制度文明再论生态文明


 第四节 生态文明的两种研究语境


  一、政治哲学有关生态文明研究的基本进路


  二、法学有关生态文明研究的主要方向


第二章 生态制度文明的理论构建


 第一节 对生态文明的再认识


  一、“文明”的概念溯源


  二、“生态文明”中的“文明”解析


  三、“生态文明”的理论重述


 第二节 制度文明的泛法学化解读


  一、制度的“博弈均衡论”界说


  二、制度文明中的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


  三、法律制度在制度文明体系中的重要性与局限性


 第三节 生态制度文明理论要义及其对环境法治的启示


  一、生态制度文明理论要义:与“生态文明制度”比较的视角


  二、生态制度文明与环境法治的辩证关系


  三、生态制度文明理论对环境法治建设的启示


第三章 近40年我国环境法治发展的回顾与反思


 第一节 我国环境立法的成就与不足


  一、环境立法体系的日益健全


  二、环境立法理念的不断进步


  三、环境立法的法学批判与检讨


  四、环境立法失灵的制度博弈均衡论分析


 第二节 我国环境行政的功过评说


  一、不断升格的环境行政机构


  二、不可抹杀的环境行政之功


  三、不可回避的环境行政之过和弱


  四、不可推卸的环境行政之责


 第三节 我国环境司法的艰难历程:以环境公益诉讼为例


  一、我国环境司法发展概述


  二、环境公益诉讼的立法缺失及其对司法能动的诉求


  三、中国式的司法能动对环境公益诉讼的推进


  四、由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立法突破看环境司法的未来进路


第四章 我国生态制度文明建设的法治路径


 第一节 解读环境法治建设的新篇章


  一、环境立法:以新环保法为起点


  二、环境行政:以政策弥补立法之不足


  三、环境司法:环境资源审判机制改革开启的新阶段


 第二节 泛论环境法治与生态道德建设


  一、环境法治对生态理性的有限体现


  二、生态道德规范与环境法治的相辅相成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