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测量与数据处理(第三版) / 高等学校测绘工程专业核心教材
作者: 李征航、黄劲松
出版时间:2016年5月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 武汉大学出版社
- 9787307176805
- 159946
- 0051175573-8
- 2016年5月
- 工学
- 测绘科学与技术
- P228.4
- 计算机、电子等
- 本科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测绘工程及其相关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教师可根据专业性质、学时数和学生的层次从中选择所需的内容。本书也可测绘、交逋,石油、地质、水利、农林等部门的相关科研工作人员参考。
第一篇 GPS定位原理、方法与数学模型
第1章 绪论
1.1 全球定位系统的产生与发展
1.1.1 子午卫星系统及其局限性
1.1.2 全球定位系统的产生和发展
1.2 美国政府的GPS政策
1.2.1 早期的GPS政策
1.2.2 GPS政策的变化
1.3 其他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概况
1.3.1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
1.3.2 区域性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第2章 GPS测量中所涉及的时间系统和坐标系统
2.1 有关时间系统的一些基本概念
2.2 恒星时与太阳时
2.3 原子时、协调世界时与GPS时
2.4 建立在相对论框架下的时间系统
2.5 GPS中涉及的一些长时间计时方法
2.6 天球坐标系
2.6.1 岁差
2.6.2 章 动
2.6.3 天球坐标系
2.7 地球坐标系
2.7.1 极移
2.7.2 瞬时(真)地球坐标系
2.7.3 协议地球坐标系
2.8 ITRS与GCRS之间的坐标转换
第3章 全球定位系统的组成及信号结构
3.1 全球定位系统的组成
3.1.1 空间部分
3.1.2 地面监控部分
3.1.3 用户部分
3.2 载波与测距码
3.2.1 载波
3.2.2 测距码
3.3 导航电文
3.3.1 导航电文的总体结构
3.3.2 第1子帧(第一数据块)
3.3.3 第2、3子帧(第二数据块)
3.3.4 第4、5子帧(第三数据块)
3.4 卫星信号调制
3.5 GPS卫星位置的计算
3.5.1 用广播星历计算卫星位置
3.5.2 用精密星历计算卫星位置
第4章 GPS定位中的误差源
4.1 概述
4.1.1 误差分类
4.1.2 消除或削弱上述误差影响的方法和措施
4.2 相对论效应
4.2.1 近似公式
4.2.2 严格公式
4.2.3 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4.3 钟误差
4.3.1 卫星钟误差
4.3.2 由于信号在卫星内的群延差而引起的卫星钟改正
4.3.3 接收机钟误差
4.3.4 在GPS测量中处理钟差的几种方法
4.4 卫星星历误差
4.4.1 GPS卫星的广播星历和精密星历
4.4.2 国际GNSS服务
4.4.3 IGS的产品及其精度
4.4.4 星历误差对定位的影响
4.4.5 消除和削弱星历误差影响的方法和措施
4.5 电离层延迟
4.5.1 电离层的概况
4.5.2 电离层模型和经验改正公式
第二篇 GPS测量与数据处理
附录1 调制在L2C码上的导航电文CNAV
附录2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附录3 引用的缩写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