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课程论:历史透视与国际比较 / 当代课程与教学研究书系
作者: 陈时见主编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 人民教育出版社
- 9787107228681
- 159442
- 0043151422-3
- 教育学
- 教育学
- G423
- 教育
- 本科
前言
第一章 教师教育的意义与变革
一、教师教育的内涵与历史演变
(一)教师教育的内涵
(二)教师教育的源起
(三)教师教育的发展
(四)教师教育体系的完善
二、职前教师教育的发展特征
(一)职前教师教育的含义
(二)发达国家的职前教师教育
(三)职前教师教育的发展特征
三、职后教师教育的发展特征
(一)职后教师教育的含义
(二)发达国家的职后教师教育
(三)职后教师教育的发展特征
四、教师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
(一)专业性与非专业性
(二)封闭性与开放性
(三)学术性与师范性
(四)阶段性与一体性
第二章 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历史经验
一、教师教育课程的历史演变
(一)培养目标的变革
(二)理论基础的变迁
(三)课程模式的发展
二、各国教师教育课程改革
(一)改革的动因
(二)改革的目标
(三)改革的内容
三、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经验
(一)通才与专才相结合
(二)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三)学科与专业相联系
(四)职前与职后相融通
(五)统一与多样相促进
第三章 教师教育课程的制度保障
一、教师教育课程制度的内涵
(一)关于制度的界定
(二)课程制度的基本内容
二、教师教育课程的法律保障
(一)美国教师教育课程的法律保障
(二)英国教师教育课程的法律保障
(三)法国教师教育课程的法律保障
(四)日本教师教育课程的法律保障
(五)中国教师教育课程的法律保障
三、教师教育课程的认证机构
(一)美国全国教师教育认证委员会
(二)美国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委员会
(三)英国教师培训管理署
四、教师教育课程制度的国际经验
(一)政策保障
(二)课程领导
(三)认证制度
五、教师教育课程制度的发展趋势
(一)教师教育课程制度的法制化
(二)教师资格认证的标准化
(三)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的制度化
第四章 教师职前培养课程的变革与比较
一、教师职前培养课程的意义一
(一)教师职前培养课程的界定
(二)教师职前培养课程的依据
(三)教师职前培养课程的功能
二、教师职前培养课程的管理
(一)认可标准
(二)鉴定制度
三、教师职前培养课程的设置
(一)美国教师职前培养课程的设置
(二)英国教师职前培养课程的设置
(三)法国教师职前培养课程的设置
(四)日本教师职前培养课程的设置
(五)中国教师职前培养课程的设置
四、教师职前培养课程的模式
(一)课程实施机构
(二)课程组织形式
(三)课程基本结构
五、教师职前培养课程的发展趋势
(一)课程目标专业化
(二)课程取向实践化
(三)课程内容综合化
(四)课程设置双专业化
第五章 教师入职训练课程的变革与比较
一、教师人职训练课程的意义
(一)教师入职训练课程的界定
(二)教师入职训练课程的依据
(三)教师入职训练课程的功能
二、教师入职训练课程的目标与原则
(一)教师入职训练课程的目标
(二)教师入职训练课程的原则
三、教师入职训练课程的设计与模式
(一)教师入职训练课程的主要内容
(二)教师入职训练课程的设计取向
(三)教师入职训练课程的基本模式
四、教师人职训练课程的实施
(一)教师入职训练课程的实施形式
(二)发达国家教师入职训练课程的具体实施
(三)中国教师入职训练课程的实施
五、教师人职训练课程的发展趋势
(一)关注时间性
(二)突出实用性
(三)彰显个体性
(四)强调发展性
(五)重视缄默性
第六章 教师职后培训课程的变革与比较
一、教师职后培训课程的意义
(一)教师职后培训发展的背景
(二)教师职后培训的界定
(三)教师职后培训课程的内涵
(四)教师职后培训课程的依据
二、教师职后培训课程的形式与内容
(一)教师职后培训课程的主要形式
(二)教师职后培训课程的主要内容
三、教师职后培训课程的基本模式
(一)以培训机构为中心的课程模式
(二)以学校为中心的课程模式
四、教师职后培训课程的实施
(一)教师职后培训课程的制度化
(二)教师职后培训课程的合作化
(三)教师职后培训课程的多样化
五、教师职后培训课程的发展趋势
(一)课程知识的建构性与个体性
(二)课程管理的科层性与专业性
(三)课程模式的实践性与国际性
(四)课程实施的开放性与互动性
第七章 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反思与展望
一、教师教育课程改革面临的挑战
(一)全球化的挑战
(二)知识经济和科学技术的挑战
(三)多元文化的挑战
(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挑战
二、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反思
(一)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成就
(二)国外教师教育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中国教师教育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走向
(一)以专业化发展为目标
(二)以课程整合为核心
(三)以课程一体化为重点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