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法(2015年版国家司法考试三校名师讲义)
作者: 左宁
出版时间:2015年1月
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9787562057710
- 159019
- 2015年1月
- 未分类
- 未分类
- D92
左宁主编的《刑事诉讼法(2015年版)》针对刑事诉讼法的命题特点进行编著,是一本集刑事诉讼法条精析、理论解读、重点笔记提点、真题例举、模拟题辅助、表格、图例配套于一身的一本通教材。
第一,【本章复习建议】和【本章知识框架】。每一章开头,对本章进行通俗解释,介绍本章重点制度,提点本章重点理论考点。每一章、节都有逻辑框架图示,让考生对本章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利于体系性地把握各章节知识。
第二,【图表概要】。刑事诉讼法的法条知识繁杂,不易系统掌握。很多考生感觉仅通读法条无法掌握法条的精髓和与其他法条之间的关系,经常看了前面忘后面。本书中设计了很多图表和图示,既有对重难知识点的总结,也有对整个章节的总结,方便考生记忆和复习。
第三,【重点释义】。本书中有很多图表,图表中内容尽量做到简洁、概括、顺口,避免直接罗列法条。当然,有的法条或者知识点缩减后会丢失原意的除外。针对每一个重点知识点,在【图表概要】下,一般会有【重点释义】对图表中的内容进行详尽阐释。考生在看不懂图表时,可以通过【重点释义】深入理解图表内容。简言之,【图表概要】是归纳,【重点释义】是演绎。
第四,【特别注意】。【图表概要】和【重点释义】的目的是让考生成体系地掌握重、难知识点,但对于这些知识点你真的掌握了吗?这些知识点中的题眼你真的精准理解了吗?这些知识点在历年真题中是以什么形式为难你的真的了然了吗?不一定。因此。本书在【图表概要】或者【重点释义】之后,一般会有【特别注意】,对该知识点中的题眼和命题规律进行深入讲解。
第五,【交叉重点】。通过分析近几年的真题可知,很多选择题考查各章节中的共同知识点。譬如,2014年有一道选择题考查被害人的权利,在ABCD四个选项中,分别涉及到了“第三章:刑事诉讼中的专门机关和诉讼参与人”中被害人、“第七章:刑事证据”中被害人陈述、“第十二章:侦查”中询问被害人、“第十五章:刑事第一审程序”中询问被害人的相关知识。也就是说,考生不仅应当能够纵向地把握每一章节中的重要知识点,还要能横向地将不同章节中的相同或者类似知识点进行比较掌握。本书将这种知识点进行了归纳,冠以【交叉重点】。
第六,【理论提升】。近年来理论知识考查力度增大,经常考查的重点理论点有约二十处,针对这些理论,本书结合通说及陈卫东教授、顾永忠教授、宋英辉教授等著名学者、命题人的理论观点,对重点理论知识点进行阐述和论证。
第七,【经典真题】与【破题要领】。法条、制度、理论都是静态的知识点,而真题则反映的是动态的知识运用能力。本书收录了2002年至2014年间在知识点考查与命题陷阱方面最具有代表性真题,置于书中相关知识点之后,考生可以通过真题训练与知识点进行印证,实现将静态知识点转换为活学活用、举一反三的动态战斗力。
第八,【模拟提高】与【破题要领】。本书在每一章后,均设置一至二道模拟题,模拟题的难度相对较高,用以综合考查考生对本章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第九,重点题眼,标示横线,重点概念,标示阴影。在本书的【图表概要】和【重点释义】中,对于重点题眼,均标示了横线标记,对于重点的概念或者制度,均标示了阴影标记。考生在学习时可以对重点一目了然,心中有数。
第一章 刑事诉讼法概述
第一节 刑事诉讼法的概念
第二节 刑事诉讼法的制定目的与任务
第三节 刑事诉讼的基本理念
第四节 刑事诉讼的基本范畴
第二章 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 基本原则概述
第二节 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由专门机关依法行使
第三节 严格遵守法律程序
第四节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职权
第五节 分工负责,相互配合,相互制约
第六节 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
第七节 各民族公民有权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
第八节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
第九节 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
第十节 保障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
第十一节 具有法定情节不予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二节 追究外国人刑事责任适用我国刑事诉讼法
第三章 刑事诉讼中的专门机关和诉讼参与人
第一节 刑事诉讼中的专门机关
第二节 诉讼参与人
第四章 管辖
第一节 立案管辖
第二节 审判管辖
第三节 特殊情况的管辖
第五章 回避
第一节 回避的概念和适用人员
第二节 回避的理由与种类
第三节 回避的程序
第六章 辩护与代理
第一节 辩护制度概述
第二节 我国辩护制度的基本内容
第三节 刑事代理
第七章 刑事证据
第一节 刑事证据
第二节 刑事证明
第八章 强制措施
第一节 强制措施概述
第二节 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
第三节 拘留
第四节 逮捕
第五节 强制措施的撤销与变更
第九章 附带民事诉讼
第一节 附带民事诉讼概述
第二节 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
第三节 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
第四节 附带民事诉讼的相关程序
第十章 期间、送达
第一节 期间
第二节 送达
第十一章 立案
第一节 立案的概念和特征
第二节 立案的材料来源和条件
第三节 立案的程序
第四节 立案监督
第十二章 侦查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侦查行为
第三节 侦查终结
第四节 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案件的侦查
第五节 补充侦查
第六节 侦查监督
第十三章 起诉
第一节 起诉概述
第二节 提起公诉的程序
第兰节 提起自诉的程序
第十四章 刑事审判概述
第一节 刑事审判的概念
第二节 刑事审判的模式
第三节 刑事审判的原则
第四节 审级制度
第五节 审判组织
第十五章 第一审程序
第一节 公诉案件第一审程序
第二节 自诉案件第一审程序
第三节 简易程序
第四节 判决、裁定和决定
第十六章 第二审程序
第一节 第二审程序的概念
第二节 第二审程序的提起
第三节 第二审程序的审判
第四节 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的核准
第五节 主要相关法律文书
第十七章 死刑复核程序
第一节 死刑复核程序的概念、特点
第二节 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案件的复核程序
第三节 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案件的复核程序
第四节 死刑复核的法律监督
第十八章 审判监督程序
第一节 审判监督程序概述
第二节 审判监督程序的提起
第三节 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对案件的重新审判
第十九章 执行
第一节 执行概述
第二节 各种判决、裁定的执行程序
第三节 执行的变更程序
第四节 对新罪和申诉的处理
第五节 人民检察院对判决、裁定执行的监督
第二十章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二节 附条件不起诉
第三节 犯罪记录封存
第四节 《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规定》
第二十一章 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当事人和解的条件
第三节 和解的结果
第四节 其他规定
第二十二章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
第二十三章 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程序
第二十四章 涉外刑事诉讼程序与司法协助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