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通信与IP网络技术
作者: 李昌,李兴
出版时间:2016年8月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9787115423269
- 153455
- 2016年8月
- 未分类
- 未分类
- TN919
李昌、李兴主编的《数据通信与IP网络技术(21世纪高等院校信息与通信工程规划教材)》完整叙述了数据通信与IP网络技术的基础知识及其相关内容,通篇融合了数据通信、通信运营网络工程和计算机网络的知识,介绍了数据通信原理、IP网络互联、TCP/IP、以太网交换技术、路由协议、企业级交换网络、企业网络互联、IP网络接入技术、网络安全、宽带光网络等内容。全书在介绍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以华为数据通信设备为操作对象,设置了8个配套实验,使读者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锻炼数据通信设备的实用操作技能。通过本书的学习,结合实验训练,读者可以对数据通信和IP网络技术有一个全面了解,同时掌握交换机、路由器等数据通信设备的配置与管理技能。
本书可作为普通高等学校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等相关专业的数据通信、计算机网络等课程教材,高职高专也可根据需要选讲其中的部分内容。本书也适合数据通信网络的初学者及电信工程技术人员使用。
第1章 数据通信基础
1.1 数据通信概述
1.1.1 数据通信系统的组成
1.1.2 数据通信网拓扑结构
1.1.3 数据通信网络技术分类
1.2 数据传输
1.2.1 信号与信道
1.2.2 数据传输的形式
1.2.3 同步技术
1.2.4 编码与差错控制
1.2.5 多路复用
1.3 数据通信协议
1.3.1 OSI参考模型与描述
1.3.2 OSI参考模型中的数据封装过程
1.3.3 物理层接口
1.3.4 物理传输介质举例
1.3.5 链路层协议
1.3.6 网络层路由协议
1.3.7 其它数据通信技术方案
1.4 数据通信寻址和交换方式
1.4.1 面向连接与面向无连接
1.4.2 通信寻址
1.4.3 数据通信交换方式
第2章 基于IP的数据通信网络
2.1 基于IP的数据通信网络
2.1.1 基于IP的企业网络分层架构
2.1.2 简单网络
2.2 以太网帧结构及其解析
2.2.1 分层模型的作用
2.2.2 以太网帧格式
2.2.3 单播、广播、组播
2.2.4 以太网数据帧的发送和接收过程
2.3 网际协议IP
2.3.1 IP报文结构
2.3.2 IP报文的分片与生成时间
2.3.3 IP地址分类
2.3.4 网络间通信与IP编址
2.3.5 变长子网掩码与无类域间路由
2.3.6 IP数据包选路
2.4 网络层协议实例
2.4.1 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
2.4.2 地址解析协议ARP
2.4.3 网络层协议实例分析——以Ping程序为例
2.5 IPV6技术
2.5.1 IPv6概述
2.5.2 IPv6寻址
2.5.3 IPv6报头
2.5.4 共存和移植
第3章 TCP/IP协议原理
3.1 TCP/IP概述
3.1.1 TCP/IP 的产生背景及特点
3.1.2 TCP/IP的协议体系
3.1.3 TCP/IP常用概念介绍
3.2 传输控制协议TCP
3.2.1 TCP的特点
3.2.2 TCP报文结构
3.2.3 TCP的流量控制
3.2.4 TCP的建链过程
3.2.5 实例分析
3.3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3.3.1 UDP介绍
3.3.2 UDP报文结构
3.3.3 实例分析
第4章 以太网交换技术
4.1 以太网基本原理
4.1.1 以太网的类型
4.1.2 IEEE 802工作组
4.1.3 以太网交换机工作原理
4.2 802.3 协议原理
4.2.1 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协议CSMA/CD
4.2.2 MAC帧
4.2.3 Ethernet网卡的结构及传输原理
4.2.4 802.3协议支持的电缆格式
4.2.5 网卡与传输媒体的连接
4.2.6 交换式802.3局域网
4.3 生成树原理
4.3.1 交换环路引起的问题
4.3.2 STP原理与配置
4.3.3 STP拓扑变化
4.2.4 STP的配置
4.4 RSTP原理与配置
4.4.1 RSTP的特性
4.4.2 RSTP基本配置
4.5 多生成树协议MSTP
第5章 路由协议
5.1 IP路由基础
5.1.1 自治系统与路由选路
5.1.2 IP路由表
5.1.3 路由器转发数据原则
5.2 静态路由基础
5.2.1 静态路由介绍
5.2.2 静态路由配置
5.3 距离矢量路由协议——RIP
5.3.1 RIP基本介绍
5.3.2 RIP版本介绍
5.3.3 RIP环路解决方式与配置
5.4 链路状态路由协议——OSPF
5.4.1 OSPF原理介绍
5.4.2 邻居与邻接关系
5.4.3 DR、BDR以及OSPF数据配置
第6章 企业级交换网络的部署
6.1 企业网络系统解决方案
6.1.1 企业网络的体系结构
6.1.2 企业网络的业务需求
6.2 链路聚合
6.2.1 链路聚合的应用场景
6.2.2 链路聚合的原理
6.2.3 链路聚合的数据配置
6.3 VLAN原理和配置
6.3.1 VLAN的基本原理
6.3.2 VLAN的端口类型与划分
6.3.3 VLAN的基本配置
6.4 GARP和GVRP
6.4.1 GARP与GVRP的工作原理
6.4.2 GVRP的基本配置
6.5 VLAN间路由
6.5.1 VLAN路由的应用场景
6.5.2 VLAN路由的基本配置
第7章 宽带用户管理与网络互联
7.1 宽带用户管理协议
7.1.1 PPPoE协议原理
7.1.2 PPP基本配置
7.1.3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
7.1.4 RADIUS协议概述和宽窄带拨号过程
7.1.5 端口绑定技术
7.2 HDLC原理与配置
7.1.1 HDLC的工作原理
7.1.2 HDLC的基本配置
7.2 帧中继原理与配置
7.2.1 帧中继的工作原理
7.2.2 帧中继的基本配置
7.3 ATM网络
7.3.1 ATM网络基本原理
7.3.2 传输通道、虚通道和虚信道的关系
7.3.3 VP/VC连接
7.3.4 ATM协议参考模型
7.3.5 ATM协议模型
第8章 网络安全技术与维护管理
8.1 访问控制列表
8.1.1 ACL介绍
8.1.2 ACL应用场景与规则
8.1.3 ACL的基本配置
8.2 认证、授权与计费AAA
8.2.1 AAA基本介绍
8.2.2 AAA应用场景与认证方式
8.2.3 AAA基本数据配置
8.3 IPSec VPN原理与配置
8.3.1 IPSec VPN的基本概念
8.3.2 IPSec VPN的基本配置
8.4 GRE原理与配置
8.4.1 GRE的应用场景及其工作原理
8.4.2 GRE基本数据配置
8.5 SNMP原理与配置
8.5.1 SNMP基本原理介绍
8.5.2 SNMP基本配置
第9章 IP网络接入技术
9.1 接入网基本概念
9.1.1 什么是接入网
9.1.2 接入网的发展
9.2 窄带远程接入
9.2.1 公共电话交换网PSTN
9.2.2 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
9.3 xDSL接入技术
9.3.1 xDSL技术综述
9.3.2 HDSL技术
9.3.3 ADSL与ADSL2+技术
9.3.4 VDSL技术
9.4 PON/EPON接入
9.4.1 无源光网络介绍
9.4.2 PON的无源光器件
9.4.3 PON的多址接入技术
9.4.4 以太网无源光网络
9.5 无线局域网
9.5.1 基本概念
9.5.2 无线局域网的特点
9.5.3 无线局域网的组成
9.5.4 无线局域网的拓扑结构
9.5.5 无线局域网的应用
9.6 宽带光网络
9.6.1 光网络的体系结构
9.6.2 IP OVER SDH
9.6.3 IP OVER DWDM
附录:实验操作指导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