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中国现代文学史 / 公选课系列教材
作者: 刘莉
出版时间:2009年9月
出版社: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 9787563817368
- 150896
- 0041151425-0
- 2009年9月
- 文学
- 中国语言文学
- I209.6
- 公共课
- 本专科
第一章 从晚清到“五四”: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
一 晚清文学变革和“新小说”的诞生
二 小说的繁荣及“晚清四大小说
三 《新青年》与文学革命的主张
四 文学社团的蜂起和最初的文学实绩
五 文本快读
六 思考与练习
七 参考书目
第二章 鲁迅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
一 《呐喊》和《彷徨》:现代小说的开创和高峰
二 《在酒楼上》和《孤独者》
三 《野草》和《朝花夕拾》
四 文本快读
五 思考与练习
六 参考书目
第三章 冰心与文学研究会的创作
一 文学研究会——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的纯文学社团
二 文学研究会与大众媒介的良性互动
三 文学研究会对早期新文学的贡献
四 冰心——文学研究会最有代表性的作家
五 冰心之“爱的哲学
六 文本快读
七 思考与练习
八 参考书目
第四章 郭沫若与创造社的创作
一 创造社的成立与成就
二 郭沫若的文学活动
三 郭沫若的诗歌创作
四 郭沫若“失事求似”的历史剧创作
五 郁达夫的“自叙传”小说
六 文本快读
七 思考与练习
八 参考书目
第五章 周作人与“语丝派”的创作
一 《语丝》与“五四”后期的北京文坛
二 主编北京时期《语丝》的周作人
三 《语丝》论战中的周氏兄弟
四 “语丝文体”与现代散文
五 16位“长期撰稿人”与《语丝》其他重要作者
六 文本快读
七 思考与练习
八 参考书目
第六章 徐志摩与“新月诗派”的创作
一 “新月诗派”:对艺术本身的回归
二 徐志摩:“新月诗派”的核心人物
三 徐志摩:“爱、自由、美”的人生理想
四 文本快读
五 思考与练习
六 参考书目
第七章 “左联”时期的文艺论争与文学实践
一 中国左翼文学的源头
二 “五卅惨案”对中国左翼文学的影响
三 “左联”:20世纪30年代中国最大的文学团体
四 新的革命诗歌
五 革命小说
六 文本快读
七 思考与练习
八 参考书目
第八章 茅盾与左翼文学的创作
一 向“左”转的作家
二 革命文学的深化
三 茅盾的文学经历
四 茅盾的文学实践
五 社会经济学视角下的文学实践
六 文本快读
七 思考与练习
八 参考书目
第九章 沈从文与京派文学
一 “京派”:建筑在象牙塔内的文学
二 沈从文:湘西世界的缔造者
三 静美:走向抒情的境界
四 《边城》:乌托邦的消失与重建
五 京派文学的其他作家
六 文本快读
七 思考与练习
八 参考书目
第十章 穆时英与海派文学
一 “海派”:商业文化中的弄潮儿
二 “海派”与现代都市文化
三 穆时英:“新感觉派”的圣手
四 性与爱:《白金的女体塑像》
五 《上海的狐步舞》:“造在地狱上的天堂
六 海派文学的其他作家
七 文本快读
八 思考与练习
九 参考书目
第十一章 鲁迅的杂文及后期创作
一 鲁迅杂文的价值和意义
二 鲁迅杂文的内容与战斗精神
三 鲁迅杂文的独创性
四 《故事新编》的独创
五 文本快读
六 思考与练习
七 参考书目
第十二章 巴金:历史的审视与批判
一 官僚地主大家庭中走出的逆子贰臣
二 《家》中激情涌动的青春:巴金前期的小说创作
三 《寒夜》中的悲愤与沉思:巴金的后期小说创作
四 文本快读
五 思考与练习
六 参考书目
第十三章 老舍:市民社会的表现者与批判者
一 小羊圈胡同里走出来的“人民艺术家
二 对北平市民社会的表现与批判
三 《骆驼样子》: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四 文本快读
五 思考与练习
六 参考书目
第十四章 曹禺与戏剧文学的茁壮成长
一 无产阶级戏剧与“国防戏剧”的兴起
二 “中国的莎士比亚”——曹禺
三 中国现代第一悲剧——《雷雨》
四 都市与农村的众生相——《日出》与《原野》
五 曹禺的戏剧成就
六 夏衍、田汉、洪深的剧作
七 文本快读
八 思考与练习
九 参考书目
第十五章 20世纪30年代诗歌和散文的多样选择
一 中国诗歌会与革命诗歌
二 戴望舒与“现代派”诗歌
三 臧克家与乡村诗歌
四 瞿秋白与战斗杂文
五 何其芳、李广田与抒情散文
六 夏衍与报告文学
七 文本快读
八 思考与练习
九 参考书目
第十六章 解放战争中成长的文学
一 民族危机与救亡文学的兴起
二 东北作家群:来自沦陷土地上的追忆
三 救亡背景下的反思与批判
四 文本快读
五 思考与练习
六 参考书目
第十七章 路翎与国统区的文学创作
一 政治文化语境中多元并存的文学世界
二 政治讽刺小说的兴起
三 国统区话剧:宏大叙事与日常叙事
四 现实主义和主观问题的论争
五 路翎的小说:举着整个生命呼唤
六 从“七月派”到“九叶诗人”
七 自由主义者的闲适世界
八 文本快读
九 思考与练习
十 参考书目
第十八章 《讲话》与解放区文学的创作
一 《讲话》:文学发展的转折与重构
二 新的文化实践——以秧歌运动为例
三 《白毛女》:新社会合法性的艺术阐释
四 新的文学转型的标志:赵树理方向
五 多元的小说创作
六 文本快读
七 思考与练习
八 参考书目
第十九章 张爱玲与沦陷区的创作
一 沦陷区文学:“言与不言”的困境
二 “孤岛”不孤
三 上海沦陷区的女性书写
四 张爱玲:苍凉与世故的传奇
五 钱钟书:写在人生边上的讽刺奇才
六 文本快读
七 思考与练习
八 参考书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