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出版时间:2014年6月

出版社:中华书局

以下为《礼记研究四题》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中华书局
  • 9787101101331
  • 149197
  • 2014年6月
  • 未分类
  • 未分类
  • K892.9
内容简介
  《礼记研究四题》主要研究了围绕《礼记》的四个重要问题。第一个问题《礼记成书管窥》,通过考察西汉宣帝以前《记》的实际存在状况和西汉末年以前《礼记》的实际存在状况,利用扎实的十多篇调查报告,分析出了比求之于目录学途径的泛泛而论者更有说服力、更有新意的结论。第二个问题和第三个问题是对应的两个问题:《“刑不上大夫”旧解发覆》和《“礼不下庶人”旧解发覆》,通过与前人不同的两个研究切入点“刑”与“礼”的分析论证,得出了非常具有新意的结论。第四个问题,《“疏不破注”——一个亟待重新认识的概念》,用“以孔证孔”的方法,论证了孔颖达编撰《五经正义》的三条体例。
目录

序一(彭林)


序二(乔秀岩)


序三(王锷)


《礼记》成书管窥


 叙例


 郭店简、上博简与今本《礼记》


 《记》在西汉宣帝以前只称为《礼》


 石渠礼议和小戴《礼记》


 向歆父子征引《礼记》考


 试说河间献王献书以及诸儒莫得而见


 《礼记·王制》作于《孟子》之前说补证


 有关《礼记》人经的两个问题


 建议编纂《先秦书录》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孟子》征引《记》文考


  《荀子》征引《记》文补考


  《新语》征引《记》文考


  《新书》征引《记》文考


  《春秋繁露》征引《记》文考


  《盐铁论》征引《记》文考


  《石渠礼论》[辑本]征引《礼记》考


  《淮南子》征引《记》文考


  《史记》征引《记》文考


  《汉书》宣帝以前史料征引《记》文考


  《说苑》征引《礼记》考


  《新序》征引《礼记》考


  《列女传》征引《礼记》考


  《汉书》征引《记》与《礼记》考


  十种西汉宣帝以前古书征引《礼记》篇次一览表


  十三种西汉以前古书征引《记》和《礼记》篇次一览表


《礼记》“刑不上大夫”旧解发覆


 必须调整解读的切入点


 “刑不上大夫”中的“刑”字是什么意思?


 “刑不上大夫”的精神基础是“士可杀而不可辱”


 《郭店楚墓竹简》中的“坓不隶于君子”


 传统的旧解是怎样形成的?


 传统旧解引发的法制混乱及学术混乱


《礼记》“礼不下庶人”旧解发覆


 我的发覆思路


 “礼不下庶人”是一个伪命题


 对“礼不下庶人”这个伪命题的论证


 对东汉学者解读“礼不下庶人”的平议


 对魏晋以后诸家解读的平议


 何谓“酬酢之礼”


 为什么“酬酢之礼”不下庶人?


“疏不破注”——一个亟待重新认识的概念


 解题


 孔疏直言破注例


 孔疏不露声色破注例


 孔颖达独立思考对郑注质疑例


 孔疏微言破注之一——旁及异闻之后,附加“未知孰是,故两存焉”一类字眼


 孔疏微言破注之二——旁及异闻之后,附加“与郑异也”一类字眼


 孔疏微言破注之三——旁及异闻之后,附加“非郑义也”一类字眼


 孔疏微言破注之四——旁及异闻之后,附加为郑开脱的理由


 皇侃“既遵郑氏乃时乖郑义”的调查报告


 从陆德明《礼记音义》看皇侃《义疏》对郑注的补正


 孔颖达编撰《五经正义》的三项主要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