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出版时间:2014年8月

出版社:中南大学出版社

以下为《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中南大学出版社
  • 9787548711797
  • 146808
  • 2014年8月
  • 未分类
  • 未分类
  • TU370.4
内容简介

  佟婧博主编的《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全国高等院校创新型十二五重点规划教材)》是依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和新修订的其他相关规范、标准编写而成的。主要内容包括混凝土结构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极限状态设计方法的基本概念,受弯、受剪、受扭、受压和受拉构件承载力计算方法,混凝土构件裂缝、变形控制和耐久性等。教材针对民办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力求语言通俗易懂,内容深入浅出,适合以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的应用型本科人才为目标的高校使用。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混凝土结构的一般概念


  1.1.1 混凝土结构的定义与分类


  1.1.2 配筋的作用与要求


  1.1.3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优缺点


 1.2 混凝土结构的应用与发展概况


  1.2.1 混凝土结构应用概况


  1.2.2 混凝土结构与混凝土结构设计计算理论的发展概况


 1.3 学习本课程要注意的问题


第2章 混凝土结构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


 2.1 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


  2.1.1 混凝土的组成结构


  2.1.2 单轴向应力状态下的混凝土强度


  2.1.3 复合应力状态下混凝土的强度


  2.1.4 混凝土的变形


 2.2 钢筋的物理力学性能


  2.2.1 钢筋的品种与级别


  2.2.2 钢筋的强度与变形


  2.2.3 钢筋应力-应变曲线的数学模型


  2.2.4 钢筋的疲劳


  2.2.5 混凝土结构对钢筋性能的要求


 2.3 钢筋与混凝土的黏结


  2.3.1 混凝土与钢筋的黏结


  2.3.2 黏结力的组成


  2.3.3 黏结强度


  2.3.4 影响黏结强度的因素


  2.3.5 钢筋的锚固与搭接


第3章 按近似概率理论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


 3.1 极限状态


  3.1.1 结构上的作用


  3.1.2 结构的功能要求


  3.1.3 结构功能的极限状态


  3.1.4 极限状态方程


 3.2 按近似概率的极限状态设计法


  3.2.1 结构设计中的不确定性与结构设计方法


  3.2.2 结构的可靠度与可靠性


  3.2.3 以近似概率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法


 3.3 实用设计表达式


  3.3.1 实用设计的基本表达形式


  3.3.2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


  3.3.3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


  3.3.4 按极限状态设计时的材料强度和荷载的取值


 3.4 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设计


  3.4.1 耐久性设计的基本要求


  3.4.2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内容


  3.4.3 影响材料耐久性的因素


第4章 受弯构件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


 4.1 梁、板的一般构造


  4.1.1 截面形状与尺寸


  4.1.2 材料选择与一般构造


 4.2 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弯的受力全过程


  4.2.1 适筋梁正截面受弯的三个受力阶段


  4.2.2 正截面受弯的三种破坏形态


 4.3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原理


  4.3.1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基本假定


  4.3.2 受压区混凝土的压应力的合力及其作用点


  4.3.3 等效矩形应力图


  4.3.4 界限相对受压区高度及梁的配筋率


 4.4 单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4.4.1 基本计算公式及适用条件


  4.4.2 截面承载力计算的两类问题


  4.4.3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的计算系数与计算方法


 4.5 双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4.5.1 概述


  4.5.2 计算公式与适用条件


  4.5.3 计算方法


 4.6 T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4.6.1 概述


  4.6.2 计算公式及适用条件


  4.6.3 计算方法


第5章 受弯构件的斜截面承载力


 5.1 概述


 5.2 斜裂缝、剪跨比及斜截面受剪破坏形态


  5.2.1 剪跨比


  5.2.2 斜裂缝


  5.2.3 斜截面受剪破坏的三种主要形态


  5.2.4 有腹筋梁的斜截面受剪破坏总结


 5.3 简支梁斜截面受剪机理


  5.3.1 有腹筋梁的剪压破坏受力机理


  5.3.2 带拉杆的梳形拱模型(适用于无腹筋梁)


  5.3.3 拱形桁架模型(适用于有腹筋梁)


  5.3.4 桁架模型(适用于有腹筋梁)


 5.4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


  5.4.1 无腹筋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影响因素及其计算方法


  5.4.2 有腹筋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影响因素


  5.4.3 有腹筋简支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5.5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


 5.6 保证斜截面受弯承载力的构造措施


  5.6.1 材料抵抗弯矩图


  5.6.2 纵筋的弯起


  5.6.3 纵筋的锚固


  5.6.4 纵筋的截断


 5.7 其他构造要求


  5.7.1 箍筋的直径与间距


  5.7.2 纵向受力钢筋的锚固与搭接


  5.7.3 弯起钢筋


  5.7.4 纵向构造钢筋


第6章 受压构件的截面承载力


 6.1 受压构件一般构造要求


  6.1.1 截面形式及尺寸


  6.1.2 材料强度要求


  6.1.3 纵筋


  6.1.4 箍筋


 6.2 轴心受压构件正截面受压承载力


  6.2.1 轴心受压普通箍筋柱的正截面受压承载力计算


  6.2.2 轴心受压螺旋式箍筋(或焊接环箍)柱的正截面受压承载力计算


 6.3 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受压破坏形态


  6.3.1 偏心受压短柱的破坏形态


  6.3.2 长柱的正截面受压破坏


 6.4 偏心受压长柱的二阶弯矩


  6.4.1 偏心受压构件纵向弯曲引起的二阶弯矩


  6.4.2 结构有侧移时偏压构件的二阶弯矩


  6.4.3 偏心距增大系数n


 6.5 矩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受压承载力基本计算公式


  6.5.1 大、小偏压破坏的界限


  6.5.2 矩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的承载力计算


 6.6 不对称配筋矩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受压承载力计算方法


  6.6.1 截面设计


  6.6.2 承载力复核


 6.7 对称配筋矩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受压承载力计算方法


  6.7.1 截面设计


  6.7.2 承载力复核


 6.8 对称配筋工字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受压承载力计算


  6.8.1 大偏心受压


  6.8.2 小偏心受压


 6.9 正截面承载力Nu-Mu相关曲线及其应用


  6.9.1 对称配筋矩形截面大偏心受压构件的Nu-Mu相关曲线


  6.9.2 对称配筋矩形截面小偏心受压构件的Nu-Mu相关曲线


  6.9.3 Nu-Mu相关曲线的应用


 6.10 双向偏心受压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6.10.1 基本计算公式


  6.10.2 简化计算公式


 6.11 偏心受压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6.11.1 轴向压力对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影响


  6.11.2 偏心受压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计算公式


第7章 受拉构件的截面承载力


 7.1 轴心受拉构件正截面受拉承载力计算


 7.2 偏心受拉构件正截面受拉承载力计算


  7.2.1 大偏心受拉构件正截面受拉承载力计算


  7.2.2 小偏心受拉构件正截面受拉承载力计算


  7.2.3 截面设计


 7.3 偏心受拉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第8章 受扭构件的扭曲截面承载力


 8.1 概述


  8.1.1 平衡扭转


  8.1.2 协调扭转


 8.2 纯扭构件的试验研究


  8.2.1 裂缝出现前的性能


  8.2.2 裂缝出现后的性能


 8.3 纯扭构件的扭曲截面承载力


  8.3.1 无腹筋构件开裂扭矩的计算


  8.3.2 有腹筋构件开裂扭矩的计算


  8.3.3 扭曲截面受扭承载力的计算


  8.3.4 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配筋计算方法


 8.4 弯剪扭构件的扭曲截面承载力


  8.4.1 试验研究及破坏形态


  8.4.2 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配筋计算方法


 8.5 在轴向压力、弯矩、剪力和扭矩共同作用下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框架柱受扭承载力计算


 8.6 对属于协调扭转的钢筋混凝土构件扭曲截面承载力


 8.7 弯剪扭构件的构造要求


第9章 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变形、裂缝及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


 9.1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挠度验算


  9.1.1 截面弯曲刚度的概念及定义


  9.1.2 短期刚度Bs


  9.1.3 参数η、ψ和ξ的表达式


  9.1.4 受弯构件刚度


  9.1.5 最小刚度原则与挠度计算


  9.1.6 对受弯构件挠度验算的讨论


 9.2 钢筋混凝土构件裂缝宽度验算


  9.2.1 裂缝的计算理论


  9.2.2 裂缝的出现、分布和开展


  9.2.3 平均裂缝间距lcr


  9.2.4 平均裂缝宽度


  9.2.5 最大裂缝宽度及其验算


 9.3 混凝土构件的截面延性


  9.3.1 延性的概念


  9.3.2 受弯构件的截面曲率延性系数


  9.3.3 偏心受压构件界面曲率延性的分析


 9.4 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


  9.4.1 耐久性的概念与主要影响因素


  9.4.2 混凝土的碳化


  9.4.3 钢筋的锈蚀


  9.4.4 耐久性概念设计


附录


 附表1 混凝土强度标准值(N/mm2)


 附表2 混凝土强度设计值(N/mm2)


 附表3 混凝土的弹性模量(×104N/mm2)


 附表4 普通钢筋强度标准值(N/mm2)


 附表5 钢筋的弹性模量(×105N/mm2)


 附表6 受弯构件的挠度限值


 附表7 普通钢筋强度设计值(N/mm2)


 附表8 钢筋的公称直径、公称截面面积及理论质量


 附表9 每米板宽各种钢筋间距的钢筋截面面积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