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 #

出版时间:2005年5月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以下为《影视创作文化学教程》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9787303077403
  • 139803
  • 0043152778-7
  • 16开
  • 2005年5月
  • 300
  • 艺术学
  • 戏剧与影视学
  • J904
  • 影视艺术
  • 本科
内容简介
一、成书背景与研冤葸义
近年影视创作的“文化缺失”与“文化弱(病)症”,是影响中国当代影视健康发展的深层病源。
对此,国内影视评论界虽多褒贬,但或只作具象表层的成败扫描、得失例论,总觉偏狭、局促、浅薄;或只从空泛的文化学理论出发,过于阔大玄虚地进行。。纯文化”乃至“泛文化”讨论,对我国当代影视创作的文化病因与实证裁判“隔靴搔痒”,总有“门外文谈”之憾。尤其是有关影视创作的学术研究领域,尚无真正深入其中、得其要旨的“基础文化研究”与“实证文化批评”。
因此,本书拟理性研究与实证剖析相结合地审视影视创作与文化的关系,并就当代中国影视文化的走向进行前瞻性学术探讨,以期对中国当代影视创作有较强的理论指导意义与实证借鉴价值。
二、本书的内容与重点
首先,鉴于我国当代影视创作领域因“文化缺失”所出现的种种病症、弱症,拟以文化学视角切实进入影视创作领域内部,通过纵向的对中外电影电视创作“史”的流脉审视与兴衰反思,通过横向的对当代影视创作态势“时”的成败解说与得失剖析,首先为“影视创作文化’’这一命题奠基,使其重要性、指导性获得确认,从而在学术上论证当代影视创作界文化意识混沌与缺乏的病根所在。
其次,深入影视创作的有机全过程中,从创作者、接受者、运作机制与环境诸层面,分别论述清醒、深刻的文化意识的重要意义。
在上述基础上,将重点对当代中国影视创作的文化战略与策略,以“史”为纲,以“时”为证,进行理论阐述与实证例论;对我国当代影视创作的文化态势作宏观审视与趋向性裁判。
最终,对我国影视创作提出战略性前瞻意见。
目录

前言  


内容简介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研究影视创作文化的必要性  


  第二节  影视创作文化学的学术要点  


第二章   影视创作的文化策略


  第一节  时代文化与文化的历史趋势  


  第二节  影视创作的文化立场与策略  


  第三节  创作主体的文化态势与时代认知  


第三章   从创作文化角度审视世界电影史


  第一节  欧洲电影运动  


  第二节  从旧好莱坞到新好莱坞的转变:文化定位与文化策略  


  第三节  民族电影:时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融合  


第四章   从创作文化角度审视中国电影史


  第一节  中国影视创作文化的历史形态及其演变轨迹  


  第二节  中国电影创作的几次高潮及其文化分析  


第五章   “创作者”与影视创作文化


  第一节  创作者对影视创作文化的影响  


  第二节  创作者受制于特定的影视创作文化  


第六章   “接受者”与影视创作文化


  第一节   接受者与影视创作文化的关系  


  第二节   接受者对影视创作文化生成的制约作用  


  第三节   影视创作文化对接受者的影响  


  第四节   对中国接受者传统心理习惯的审视  


  第五节   案例分析:观众制造作品的时代  


第七章   创作文化“硬件”的作用及科学掌握


  第一节  器物因素(技术因素)  


  第二节  体制因素  


  第三节  运作因素  


第八章   当代中国文化状态与影视创作


  第一节  当代中国社会文化与影响概貌  


  第二节  “后现代”与当代中国电影  


  第三节  当前中国电影中“大众文化现象”的审视与把握  


附文  疏离与回避


      ——对近年中国电影的刍思


一、当代中国电影的尴尬  


二、以史为鉴:电影创作与时代文化  


三、疏离与回避――近年我国电影的时代文化与人文内蕴方面 的检讨  


四、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与电影的使命  


后记


主要参考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