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出版时间:2014年8月

出版社:人民

以下为《外语教学课堂话语对话性研究--主体间性外语教学课堂话语模式的构建》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人民
  • 9787010134499
  • 138431
  • 2014年8月
  • 未分类
  • 未分类
  • H09
内容简介

  王永祥编著的《外语教学课堂话语对话性研究--主体间性外语教学课堂话语模式的构建》利用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分析我国“外语教学课堂话语”这一特殊的机构话语,分析课堂对话、日常对话与巴赫金的对话之间的区别,分析教师、学生和教材之间的关系,对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和研究性课程以及课程的知识性、技能性和研究性进行界定和阐释,在此基础上分析外语教学课堂话语中对话与独白之间互相融合的辨证统一关系,从而建构一种动态的、对话性的外语教学课堂话语模式。本书分为七章:第一章:导论;第二章:外语教学课堂话语研究回溯;第三章:巴赫金的对话理论;第四章:课堂话语:对话,抑或独白;第五章:课堂话语中的对话类型;第六章:“中心”的消解:主体间性外语教学模式的建立;第七章:结束语。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话语与课堂话语


 第二节 外语教学课堂话语研究的意义


 第三节 以巴赫金对话理论分析课堂话语的理由


 第四节 研究思路、方法与框架描述


第二章 外语教学课堂话语研究回溯


 第一节 国外课堂话语研究的现状与动态


 第二节 国内外语教学课堂话语研究(一):理论与方法


 第三节 国内外语教学课堂话语研究(二):实证调查与研究


 第四节 国内外语教学课堂话语研究(三):反思性研究


 第五节 国内外语教学课堂话语研究的不足


第三章 巴赫金的对话理论


 第一节 关系论


 第二节 巴赫金对话理论的哲学基础和理论渊源


 第三节 巴赫金的超语言学


 第四节 结语


第四章 课堂话语:对话,抑或独自?


 第一节 日常对话、课堂对话、巴赫金的对话


 第二节 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与研究性课程


 第三节 知识观与外语课程


 第四节 课堂:独白与对话抗争的场所


第五章 课堂话语中的对话类型


 第一节 显性对话


 第二节 隐性对话


 第三节 教师话语的开放性


 第四节 结语


第六章 “中心”的消解:主体间性外语教学模式的建立


 第一节 课堂话语、权力和意识形态


 第二节 教师中心论与学生中心论


 第三节 主体间性外语教学模式的建立


第七章 结束语


 第一节 发现与结果


 第二节 局限与问题


 第三节 期待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课堂话语语料转写凡例


附录二:部分访谈问题


索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