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学 / 全国普通高等医学院校护理学类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
作者: 张瑛、张丽萍
出版时间:2016年8月
出版社: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9787506782524
- 1-1
- 133773
- 0048172753-5
- 2016年8月
- 医学
- 护理学
- R473.72
- 护理学类
- 本科
本书供全国普通高等医学院校护理学类专业师生教学使用。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儿科护理学概述
一、儿科护理学的任务
二、儿科护理学的范围
第二节 儿童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
一、胎儿期
二、新生儿期
三、婴儿期
四、幼儿期
五、学龄前期
六、学龄期
七、青春期
第三节 儿科特点及儿科护理原则
一、儿科特点
二、儿科护理原则
第四节 儿科护士的角色与素质要求
一、儿科护士的角色
二、儿科护士的素质要求
第五节 儿科护理学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 儿童生长发育
第一节 生长发育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一、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二、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第二节 儿童生长发育及评价
一、体格生长常用指标及测量方法
二、体格生长评价
第三节 与体格生长有关的各系统的发育
一、骨骼发育
二、牙齿发育
三、肌肉与脂肪组织发育
四、生殖系统发育
第四节 儿童神经心理行为的发育
一、感知的发育
二、运动的发育
三、语言的发育
五、社会行为的发展
六、神经心理发育的评价
【附】丹佛发育筛查测验(DDST)
一、检查对象
二、测验工具
三、测验项目DDST
四、测验前准备
五、测验程序
六、注解
七、测验结果评定
第五节 儿童发展理论
一、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理论
二、艾瑞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三、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四、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第六节 儿童发展中的常见问题
一、体格生长偏离
二、心理行为异常
第三章 儿童保健
第一节 各年龄段儿童的特点及保健
一、胎儿的特点及保健
二、新生儿的特点及保健
三、婴儿的特点及保健
四、幼儿的特点及保健
五、学龄前儿童的特点及保健
六、学龄期儿童的特点及保健
七、青春期儿童或青少年的特点及保健
第二节 社区、集体机构儿童保健
一、社区儿童保健
二、集体机构儿童
第三节 儿童游戏
一、游戏的功能
二、不同年龄阶段游戏的特点
第四节 儿童体格锻炼
第五节 儿童意外伤害
第六节 儿童计划免疫
一、免疫方式及常用制剂
二、免疫程序
三、预防接种的注意事项
四、预防接种的反应及处理
第四章 住院患儿护理及其家庭的支持
第一节 儿童医疗机构的设置特点与护理管理
一、儿科门诊
二、儿科急诊
三、儿科病房
第二节 住院儿童的心理反应及护理
一、各年龄阶段儿童对疾病的认识
二、各年龄阶段儿童对住院的心理反应及护理
第三节 住院儿童家庭的护理
一、住院对儿童家庭的影响
二、住院儿童家庭的应对及护理
第四节 儿童临终关怀
一、住院患儿的临终关杯
二、对临终患儿家庭的情感支持
第五节 与儿童及其家庭的沟通
一、与患儿的沟通
二、与患儿家长的沟通
第六节 儿童疼痛管理
一、儿童疼痛的评估
二、儿童疼痛的护理
第七节 儿童健康评估
一、健康史采集
二、身体评估
三、发育评估
四、家庭评估
五、营养评估
第八节 儿童用药特点及护理
一、儿童用药特点
二、儿童药物选用及护理
三、儿童药物剂量计算
四、儿童给药方法
第九节 儿童体液平衡的特点及液体疗法
一、儿童体液平衡特点
二、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三、液体疗法
第五章 儿科常用护理技术
第一节 更换尿布法
第二节 婴儿沐浴法
第三节 婴儿抚触
第四节 约束保护法
第五节 头皮静脉输液法
第六节 儿童动静脉穿刺法
第七节 经外周静脉导人中心静脉置管
第八节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法
第九节 婴幼儿灌肠法
第十节 温箱使用法
第十一节 光照疗法
第十二节 雾化吸入法
第六章 儿童营养及营养性障碍性疾病护理
第一节 能量与营养素
一、能量的需要
二、营养素的需要
第二节 儿童喂养与膳食安排
一、婴儿营养与喂养
二、幼儿膳食安排
第三节 儿童营养状况评估
第四节 蛋白质一能量营养障碍
一、蛋白质一能量营养不良
二、儿童单纯性肥胖症
第五节 维生素D缺乏性疾病
一、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二、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
第六节 维生素A缺乏病
第七节 锌缺乏症
第七章 新生儿及新生儿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一节 新生儿分类
一、根据胎龄分类
二、根据体重分类
三、根据出生体重和胎龄的关系分类
四、根据生后周龄分类
五、高危新生儿
第二节 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的特点及护理
一、正常足月儿的特点和护理
二、早产儿的特点和护理
第三节 小于胎龄儿及大于胎龄儿的护理
一、小于胎龄儿及其护理
二、大于胎龄儿及其护理
第四节 新生儿重症监护及护理
第五节 新生儿窒息
第六节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第七节 新生儿颅内出血
第八节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第九节 新生儿黄疸
第十节 新生儿溶血病
第十一节 新生儿肺炎
一、吸人性肺炎
二、感染性肺炎
三、新生儿肺炎的护理
第十二节 新生儿脐炎
第十三节 新生儿败血症
第十四节 新生儿硬肿病
第十五节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第十六节 新生儿低钙血症
第十七节 新生儿糖代谢紊乱
一、新生儿低血糖
二、新生儿高血糖
第八章 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一节 儿童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第二节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第三节 急性感染性喉炎
第四节 肺炎
一、概述
二、支气管肺炎
三、几种不同病原体所致肺炎的特点
第五节 支气管哮喘
第九章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一节 儿童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第二节 口炎
一、鹅口疮
二、疱疹性口腔炎
三、溃疡性口炎
四、口炎护理
第三节 胃食管反流
第四节 婴儿腹泻
第五节 肠套叠
第六节 先天性巨结肠
第七节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第十章 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一节 儿童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一、心脏的胚胎发育
二、胎儿血液循环及出生后的改变
三、正常各年龄期儿童心脏、心率、血压的特点
第二节 先天性心脏病
一、概述
二、临床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
三、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护理
四、心导管检查及介入治疗患儿的护理
第三节 病毒性心肌炎
第十一章 血液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一节 儿童造血和血液特点
一、造血特点
二、血液特点
第二节 儿童贫血
一、概述
二、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三、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
第三节 出血性疾病
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二、血友病
第四节 急性白血病
第十二章 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一节 小儿泌尿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第二节 急性肾小球肾炎
第三节 肾病综合征
第四节 尿路感染
第十三章 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一节 儿童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及检查
一、儿童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二、神经系统检查
第二节 化脓性脑膜炎
第三节 急性散发性病毒性脑炎
第四节 癫痫发作和癫痫
第五节 脑性瘫痪
第十四章 内分泌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第三节 生长激素缺乏性侏儒症
第四节 儿童糖尿病
第五节 性早熟
第十五章 免疫缺陷病和结缔组织病患儿的护理
第一节 儿童免疫系统特点
一、非特异性免疫
二、特异性免疫
第二节 原发性免疫缺陷
第三节 继发性免疫缺陷
一、概述
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
第四节 风湿热
第五节 幼年特发性关节 炎
第六节 川崎病
第七节 过敏性紫癜
第十六章 遗传代谢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一节 概述
一、遗传病的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