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化建设与文学批评
作者: 王卫平
出版时间:2014年9月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9787516145067
- 128984
- 2014年9月
- 未分类
- 未分类
- G12
王卫平编著的《中国当代文化建设与文学批评》以较宽广的视野,立足于中国当代文化建设和文学批评的繁荣,并将两者有机结合。书中涉及当代文化创新、人文文化、区域文化、城市文化,以及当代文学创作与批评的观察与思考、戏剧与影视艺术的探寻等诸多领域。在中国当代文学创作与批评对人文文化和精神品格的建设与提升,中国当代文学批评价值体系的建构,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现状、缺失的整体反思,以及影视批评如何从贫乏走向丰富等方面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富有反思性和启发性。书中还对中国当代文学中的部分新老作品、文学现象、文学史写作等进行了实事求是的解读和深入浅出的阐释。
第一编 文化、区域文化与文学解读
关于文化创新、教育创新和学术创新
优秀人文文化在先进文化中的地位
从西方人本主义在中国的接受看其价值取向
《辽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研究》导论
大连城市文化与城市精神建设随想
大连文艺评论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茅盾与“大连会议”及其他
邓刚的随笔及新近长篇小说创作
长篇小说《哦嘘哦嘘》阅读札记
平凡里孕育伟大质朴中彰显高尚
——读《大化厂大化人》
读长篇小说《新城》
简评十集电视文学剧本《第四情报组》
第二编 当代文学创作与批评的观察与思考
从接受美学看艺术生命的奥秘
应当重视“实用批评”的开展
重排大师座次的思考
也说重排大师座次
精神和文品
文学不能承受之“软”
重振文学的影响力与震撼力
当今小说的缺失与自救
当代文学批评:多元建构与优势互补
研究姿态的确立与学术品位的提升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缺失的整体反思之
写得怎样:文学史写作的一种缺失
论中国当代文学史写作的创新与突破
关于新时期30年文学价值体系研究的一些构想
当下文学批评的估价、处境与缺失
重建文学批评价值体系
关于当代文学想象力问题的再思考
——新时期以来文学的价值考量之
茹志鹃小说的细节描写
九十年代都市文学的缺失
论路遥小说的苦难主题
当代小说中的“孤独者”精神基因
张爱玲王安忆小说悲剧艺术比较论
爱与理想的救赎
——解读舒婷《在诗歌的十字架上》
第三编 戏剧与影视艺术研究
戏剧的共感性与参与意识
曹禺三大名剧的接受历程与当代价值
一代晋商的慷慨悲歌
《立秋》:重振中国话剧之雄风
话剧《立秋》成功的启示
影视批评的贫乏与丰富
名著改编应该“带着脚镣跳舞”
第四编 书稿序言
高旭国《中国当代小说名家名作解读》序
王启凡《新时期以来重要文学现象及其文化基因论》序
许淑嫒《实用文体写作学》序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