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 #

出版时间:2016年8月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以下为《环境科学(张景环)》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9787122279149
  • 126595
  • 2016年8月
  • 本科环境
  • 未分类
  • 本科环境
  • 本科
内容简介
本教材以探讨人类活动与环境质量的关系为出发点,论述了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全面介绍了环境科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重点探讨了大气、水和土壤环境问题的形成原因和防治对策,指出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应以节能和清洁生产为基础,以工程技术为手段。
本教材面向高等院校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师生,也可作为高校非环境专业的选修课辅助教材,并可供相关领域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及一般读者阅读参考。
目录
第1章绪论1.1环境及其组成11.1.1环境11.1.2环境的形成和发展21.1.3环境要素与环境质量31.2环境问题31.2.1环境问题31.2.2环境问题分类41.2.3环境问题的实质51.2.4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51.3环境科学的研究任务和内容61.3.1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61.3.2环境科学的基本任务71.3.3环境科学的研究内容及分科81.4环境科学的发生和发展91.4.1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发展91.4.2环境科学的形成和发展111.4.3环境科学的现状和展望13第2章大气污染与防治2.1大气及大气圈162.1.1大气及其组成162.1.2大气的垂直结构172.2大气污染源和污染物202.2.1大气污染源202.2.2大气污染物222.3大气中污染物的扩散242.3.1气象因子的影响242.3.2地理环境状况的影响262.4我国目前主要的大气污染问题272.4.1酸雨282.4.2光化学烟雾282.4.3灰霾302.5大气污染综合防治与管理342.5.1控制大气污染物的技术手段342.5.2防治大气污染的政策与法律措施39第3章水污染与防治3.1天然水的分布与循环413.1.1地球上水的分布413.1.2水的自然循环423.2水体与水体污染433.2.1水体和水体污染的概念433.2.2水体污染源433.2.3水体污染物453.3水质指标和水质标准483.3.1水质指标483.3.2水质标准503.4水体富营养化过程513.4.1水体富营养化的概念和类型513.4.2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523.4.3N、P在水体中的转化533.4.4水体富营养化的防治措施553.5水污染防治与管理563.5.1污水的处理方法和流程563.5.2水污染综合防治对策593.6海洋污染593.6.1海洋与人类的关系593.6.2海洋污染的类型和特点603.6.3海洋污染对环境的影响623.6.4海洋污染的控制65第4章土壤污染与防治4.1土壤的组成和性质684.1.1土壤的组成684.1.2土壤质地704.1.3土壤的性质734.2土壤污染源和污染物754.2.1土壤污染754.2.2土壤污染源764.2.3土壤污染物774.3土壤主要污染物的迁移转化804.3.1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804.3.2农药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844.4土壤污染防治874.4.1土壤污染的预防874.4.2土壤污染的治理88第5章固体废物污染与处置5.1固体废物概述995.1.1概念及特点995.1.2分类和来源1005.1.3污染和危害1015.2固体废物的处理和处置原则与方法1025.2.1固体废物的处置原则1025.2.2固体废物的处理处置技术1035.3危险废物的处理和利用1045.3.1危险废物的定义和分布1045.3.2危险废物的特征1055.3.3危险废物的分类1065.3.4危险废物的毒性及表现形式1075.3.5危险废物管理法规及管理制度1075.3.6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的基本原则1085.3.7危险固体废物的处理方法109第6章全球环境问题6.1全球气候变暖1106.1.1全球变暖学说的起源及发展1106.1.2全球气候变化概况1116.1.3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1126.1.4全球气候变暖控制措施1146.2臭氧层破坏1156.2.1臭氧层1156.2.2臭氧层破坏的现状1166.2.3臭氧层破坏带来的危害1176.2.4控制措施1186.3酸雨蔓延1206.3.1“酸雨”的由来及现状1206.3.2酸雨的危害1216.3.3酸雨控制措施1246.4生物多样性减少1256.4.1生物多样性的内涵1256.4.2物种消失的现状及其危害1276.4.3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1306.5危险废物的越境转移1336.5.1危险废物及其危害1336.5.2危险废物越境转移的定义及危害1356.5.3危险废物越境转移的控制137第7章物理性污染与防治7.1噪声污染1407.1.1噪声及其来源1407.1.2噪声的特性1427.1.3噪声的危害1437.1.4噪声的度量与评价1457.1.5噪声污染控制1477.2放射性污染1487.2.1放射性污染的概念及特点1487.2.2放射性污染的来源及危害1497.2.3我国放射性污染的现状1537.2.4放射性污染的监测与评价1547.2.5放射性污染的防治1567.3电磁辐射污染与防治1587.3.1电磁辐射1587.3.2电磁辐射源1597.3.3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1607.3.4电磁辐射防护及控制标准1607.4光污染和热污染1627.4.1光污染1627.4.2热污染164第8章可持续发展与清洁生产8.1可持续发展的由来1678.1.1《寂静的春天》——对传统行为和观念的早期反思1678.1.2《增长的极限》——引起世界反响的“严肃忧虑”1688.1.3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人类对环境问题的正式挑战1688.1.4《我们共同的未来》——环境与发展思想的重要飞跃1698.1.5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环境与发展的里程碑1698.2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1708.2.1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源远流长1708.2.2我国面临的生存和发展压力1718.2.3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指南——《中国21世纪议程》1728.3我国清洁生产发展状况1748.3.1清洁生产的概念1748.3.2清洁生产的内容及措施1758.3.3清洁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1768.3.4清洁生产的发展历程1788.3.5中国清洁生产实践的成效1798.4清洁生产的发展趋势1808.5清洁生产案例分析1828.5.1案例一: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清洁生产1828.5.2案例二:城镇垃圾处理厂的清洁生产技术185第9章循环经济9.1循环经济概述1919.1.1循环经济的来源及发展1919.1.2循环经济的内涵1929.1.3循环经济的特征1939.2循环经济的原则及发展模式1949.2.1循环经济的原则1949.2.2循环经济发展模式1969.3循环经济在我国的实践2009.3.1农业循环经济2009.3.2工业循环经济2029.3.3服务业循环经济205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