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贸类:当代中国经济(3年级教材) / 对外汉语本科系列教材
¥27.00定价
作者: 苏育平
出版时间:2000年7月
出版社: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 9787561908716
- 1
- 124371
- 平装
- 16开
- 2000年7月
- 206
内容简介
教材是教育思想和教学原则、要求、方法的物化,是教师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中介物。它不仅是学生学习的依据,也体现了对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规范。一部优秀的教材往往凝结着几代人的教学经验及理论探索。认真编写教材,不断创新,一直是我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的一项重点工作。对外汉语本科教育,从1975年在北京语言学院(北京语言文化大学的前身)试办现代汉语专业(今汉语言专业)算起,走过了二十多年行程。如今教学规模扩大,课程设置、学科建设都有了明显发展。在总体设计下,编一套包括四个年级几十门课程的系列教材的条件业已成熟。进入90年代,我们开始了这套教材的基本建设。
目录
导论当代中国经济的发展过程
第一节旧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
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
二新中国成立前的经济状况
第二节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
一恢复时期的主要工作
二恢复时期经济的发展及经济成分状况
第三节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1957)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二“一五”时期国民经济发展状况
三社会主义改造的内容及过程
四“一五”时期出现的问题
五“一五”时期的计划管理体制
第四节“大跃进”时期和经济调整时期(1958~1965)
一经济指导工作的严重失误
二全面调整国民经济
第五节十年内乱时期(1966~1976.10)
一“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二“文化大革命”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第六节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1976.10~)
一“五五”计划到“八五”计划时期国民经济的发展情况
二经济体制改革及其模式选择
第一章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
第一节农业的基础作用及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一农业的基础作用
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三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第二节中国的粮食问题
一粮食的需求及供给
二实现粮食供需平衡的艰巨性及其对策
第三节乡镇企业的发展
一乡镇企业发展的历史回顾
二乡镇企业的地位和作用
三乡镇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四乡镇企业的发展与农村城镇化
第二章中国工业的发展
第一节工业的主导地位及发展阶段
一工业处于主导地位的原因
二对中国工业化所处阶段的判断与分析
第二节支柱产业的构成及发展
一中国的支柱产业及其特点
二支柱产业的构成及分析
第三章中国第三产业的发展
第一节三次产业的划分及结构变化
一三次产业的划分
二产业结构中三次产业地位的变化
第二节第三产业的发展状况
一第三产业的发展成就
二第三产业发展的差距
第三节第三产业的发展条件、目标和重点
一第三产业的发展条件
二第三产业的发展目标
三第三产业的发展重点
第四章中国的财政
第一节财政收支及其职能
一财政的收支
二财政的职能
第二节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与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制度
一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二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制度
第三节国家预算和预算管理体制
一国家预算及预算外资金
二国家预算管理体制
第五章中国的金融
第一节金融机构体系和金融市场
一中国金融机构体系的建立和演变
二金融机构
三金融市场
第二节国际收支与外汇管理
一国际收支
二外汇市场与外汇管理
第六章中国居民的收人
第一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
一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
二城市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
三城乡之间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
第二节居民收入差距分析
一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
二如何看待收入差距
三居民收入变动的基本趋势
第七章中国居民的消费
第一节居民生活消费的变化
一消费水平和消费构成的变化
二小康生活水平分析
三90年代后居民消费的特点
第二节居民消费变化预测
一未来居民消费水平增长预测
二未来居民消费结构变化预测
第八章中国的人口问题
第一节人口的发展
一人口数量的增长
二人口容量
三人口素质
第二节人口结构
一人口的性别构成
二人口的年龄构成
三人口的城乡构成
四人口的地区构成
第九章中国的就业问题
第一节就业状况
一就业与失业
二就业面临的问题
三就业结构
第二节缓解劳动力供求矛盾的途径
一控制劳动力供给的增长
二加快劳动力需求的形成
第十章中国的环境问题
第一节环境问题与环境状况
一什么是环境问题
二环境状况
三环境保护
第二节可持续发展问题
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
二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确立
三当前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十一章中国的科技进步
第一节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一科技发展历史的简要回顾
二科学技术成就
第二节加快科技进步步伐
一科技进步与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
二加快科技进步的战略措施
第十二章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
第一节地区分类与地区差别
一地区分类
二地区差别
第二节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发展中的地区差距
一对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认识
二地区协调发展的途径
第十三章中国经济的对外开放
第一节实行对外开放的客观必然性
一对对外开放历史的简要回顾
二实行对外开放的客观必然性
第二节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及发展
一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过程
二对外开放政策的具体实施
三跨世纪的对外开放战略与战略重点
附录:中国居世界前十位的主要社会经济指标
重要词语索引
主要参考书目
第一节旧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
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
二新中国成立前的经济状况
第二节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
一恢复时期的主要工作
二恢复时期经济的发展及经济成分状况
第三节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1957)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二“一五”时期国民经济发展状况
三社会主义改造的内容及过程
四“一五”时期出现的问题
五“一五”时期的计划管理体制
第四节“大跃进”时期和经济调整时期(1958~1965)
一经济指导工作的严重失误
二全面调整国民经济
第五节十年内乱时期(1966~1976.10)
一“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二“文化大革命”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第六节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1976.10~)
一“五五”计划到“八五”计划时期国民经济的发展情况
二经济体制改革及其模式选择
第一章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
第一节农业的基础作用及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一农业的基础作用
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三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第二节中国的粮食问题
一粮食的需求及供给
二实现粮食供需平衡的艰巨性及其对策
第三节乡镇企业的发展
一乡镇企业发展的历史回顾
二乡镇企业的地位和作用
三乡镇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四乡镇企业的发展与农村城镇化
第二章中国工业的发展
第一节工业的主导地位及发展阶段
一工业处于主导地位的原因
二对中国工业化所处阶段的判断与分析
第二节支柱产业的构成及发展
一中国的支柱产业及其特点
二支柱产业的构成及分析
第三章中国第三产业的发展
第一节三次产业的划分及结构变化
一三次产业的划分
二产业结构中三次产业地位的变化
第二节第三产业的发展状况
一第三产业的发展成就
二第三产业发展的差距
第三节第三产业的发展条件、目标和重点
一第三产业的发展条件
二第三产业的发展目标
三第三产业的发展重点
第四章中国的财政
第一节财政收支及其职能
一财政的收支
二财政的职能
第二节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与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制度
一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二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制度
第三节国家预算和预算管理体制
一国家预算及预算外资金
二国家预算管理体制
第五章中国的金融
第一节金融机构体系和金融市场
一中国金融机构体系的建立和演变
二金融机构
三金融市场
第二节国际收支与外汇管理
一国际收支
二外汇市场与外汇管理
第六章中国居民的收人
第一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
一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
二城市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
三城乡之间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
第二节居民收入差距分析
一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
二如何看待收入差距
三居民收入变动的基本趋势
第七章中国居民的消费
第一节居民生活消费的变化
一消费水平和消费构成的变化
二小康生活水平分析
三90年代后居民消费的特点
第二节居民消费变化预测
一未来居民消费水平增长预测
二未来居民消费结构变化预测
第八章中国的人口问题
第一节人口的发展
一人口数量的增长
二人口容量
三人口素质
第二节人口结构
一人口的性别构成
二人口的年龄构成
三人口的城乡构成
四人口的地区构成
第九章中国的就业问题
第一节就业状况
一就业与失业
二就业面临的问题
三就业结构
第二节缓解劳动力供求矛盾的途径
一控制劳动力供给的增长
二加快劳动力需求的形成
第十章中国的环境问题
第一节环境问题与环境状况
一什么是环境问题
二环境状况
三环境保护
第二节可持续发展问题
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
二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确立
三当前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十一章中国的科技进步
第一节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一科技发展历史的简要回顾
二科学技术成就
第二节加快科技进步步伐
一科技进步与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
二加快科技进步的战略措施
第十二章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
第一节地区分类与地区差别
一地区分类
二地区差别
第二节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发展中的地区差距
一对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认识
二地区协调发展的途径
第十三章中国经济的对外开放
第一节实行对外开放的客观必然性
一对对外开放历史的简要回顾
二实行对外开放的客观必然性
第二节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及发展
一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过程
二对外开放政策的具体实施
三跨世纪的对外开放战略与战略重点
附录:中国居世界前十位的主要社会经济指标
重要词语索引
主要参考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