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混凝土技术 / 混凝土新技术丛书
作者: 李秋义,高嵩,薛山
出版时间:2014年9月
出版社: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 9787516009185
- 119284
- 2014年9月
- 未分类
- 未分类
- TU528
第1章 绪论
1.1 绿色建材的定义及其评价方法
1.1.1 定义与特征
1.1.2 绿色建材的评价方法
1.2 绿色混凝土的定义及其分类
1.2.1 绿色混凝土的定义
1.2.2 混凝土绿色度的评价指标
1.2.3 绿色混凝土分类
1.2.4 绿色混凝土研究发展动向
1.3 本书的主要内容
1.3.1 大掺量矿物掺合料混凝土
1.3.2 海洋环境混凝土
1.3.3 自密实混凝土
1.3.4 再生混凝土
1.3.5 透水生态混凝土
第2章 用于绿色混凝土生产的固体废弃物
2.1 粉煤灰
2.1.1 粉煤灰的来源与组成
2.1.2 粉煤灰的化学活性
2.1.3 粉煤灰水泥基材料性能机理的研究现状
2.1.4 水泥和混凝土用粉煤灰的分类与技术指标
2.2 高炉矿渣
2.2.1 矿渣的来源与成分
2.2.2 矿渣粉组成、结构与活性
2.2.3 矿渣粉作为水泥混凝土掺合料的利用
2.2.4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的技术指标
2.3 超细矿渣粉
2.3.1 超细矿渣粉的磨细与其改性
2.3.2 超细矿渣粉的制备
2.3.3 超细矿渣粉的水化反应
2.4 再生骨料制备技术
2.4.1 建筑垃圾
2.4.2 再生骨料制备技术
2.5 混凝土用再生粗骨料
2.5.1 颗粒整形强化对再生骨料性能的影响
2.5.2 再生粗骨料分类与规格
2.6 混凝土和砂浆用再生细骨料
2.6.1 颗粒整形强化对再生细骨料性能的影响
2.6.2 再生细骨料分类与规格
第3章 大掺量矿物掺合料混凝土
3.1 混凝土中胶凝材料使用情况
3.1.1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则
3.1.2 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的主要作用
3.1.3 矿物掺合料应用存在的问题
3.2 粉煤灰混凝土
3.2.1 原材料和研究方案
3.2.2 粉煤灰对混凝土强度增长规律的影响
3.2.3 粉煤灰混凝土参考配合比
3.2.4 粉煤灰对混凝土早期抗裂性能的影响
3.2.5 粉煤灰对混凝土抗碳化性能的影响
3.3 矿粉混凝土
3.3.1 试验原料与研究方案
3.3.2 矿粉对混凝土强度增长规律的影响
3.3.3 矿粉混凝土参考配合比
3.3.4 矿粉对混凝土早期抗裂性能的影响
3.3.5 矿粉对混凝土抗碳化性能的影响
3.4 粉煤灰一矿粉复掺混凝土
3.4.1 粉煤灰一矿粉复掺混凝土研究方案
3.4.2 粉煤灰一矿粉复掺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3.4.3 粉煤灰一矿粉混凝土参考配合比
3.4.4 粉煤灰一矿粉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
3.5 超细矿粉混凝土
3.5.1 超细矿粉混凝土研究方案
3.5.2 超细矿粉混凝土的强度
3.5.3 矿物掺合料种类对混凝土抗碳化性能影响
3.5.4 超细矿粉混凝土早期开裂性能
3.5.5 混凝土开裂面积与强度的关系
第4章 海洋环境混凝土
4.1 海洋环境对钢筋混凝土的损伤作用
4.1.1 氯盐对钢筋混凝土造成的危害
4.1.2 硫酸盐对混凝土的侵蚀破坏机理
4.1.3 防止氯盐及硫酸盐侵蚀的措施
4.2 海洋环境作用等级的划分和海工混凝土制备原则
4.2.1 海洋腐蚀环境划分
4.2.2 海工混凝土设计、施工与检验
4.3 抗硫酸盐混凝土制备技术
4.3.1 抗硫酸盐侵蚀混凝土的技术路线
4.3.2 防腐剂研发
4.3.3 防腐剂配方优化及其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4.4 大掺量矿物掺合料海工混凝土制备技术
4.4.1 海工混凝土配制技术
4.4.2 海工混凝土的性能
4.5 海工混凝土的应用
4.5.1 海水冷却塔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4.5.2 工程条件分析
4.5.3 海水冷却塔的环境类别和作用等级分析
4.5.4 海水冷却塔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参数的确定
第5章 自密实混凝土
5.1 自密实混凝土简介
5.1.1 工作性
5.1.2 结构与性能
5.1.3 配合比设计基本原则
5.2 国内外自密实混凝土研究及应用现状
5.2.1 国外研究及应用现状
5.2.2 国内研究及应用现状
5.3 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评价方法
5.3.1 自密实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评价方法
5.3.2 自密实混凝土拌合物抗离析性评价方法
5.3.3 自密实混凝土拌合物填充性评价方法
5.3.4 自密实混凝土间隙通过性
5.4 自密实混凝土的性能研究
5.4.1 试验方案
5.4.2 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
5.4.3 自密实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5.4.4 自密实混凝土抗碳化性能试验研究
5.4.5 自密实混凝土的抗裂性能试验研究
5.4.6 自密实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
5.4.7 自密实混凝土水化热
5.5 含气量对自密实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5.5.1 有害气泡对自密实混凝土强度离散性的影响
5.5.2 含气量对自密实混凝土性能影响
5.5.3 含气量对抗压强度的影响
5.5.4 含气量对自密实混凝土耐久性性能的影响
第6章 再生混凝土
6.1 再生细骨料混凝土
6.1.1 试验原料及方案
6.1.2 再生细骨料混凝土的用水量
6.1.3 再生细骨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6.1.4 再生细骨料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强度
6.1.5 再生细骨料混凝土的收缩性能
6.1.6 再生细骨料混凝土的碳化性能
6.1.7 再生细骨料混凝土的抗冻性能
6.2 再生粗骨料混凝土
6.2.1 试验原料与方案
6.2.2 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用水量
6.2.3 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6.2.4 再生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强度
6.2.5 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收缩性能
6.2.6 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碳化性能
6.2.7 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抗冻性能
6.2.8 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
6.3 高性能再生细骨料混凝土
6.3.1 试验原料与试验方案
6.3.2 高性能再生细骨料混凝土用水量
6.3.3 高性能再生细骨料混凝土强度
6.3.4 高性能再生细骨料混凝土的收缩性能
6.3.5 再生细骨料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
6.3.6 再生细骨料混凝土抗冻性能
6.4 高性能再生粗骨料混凝土
6.4.1 试验原料与试验方案
6.4.2 高性能再生混凝土用水量
6.4.3 高性能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强度
6.4.4 高性能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收缩性能
6.4.5 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
6.4.6 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抗冻性能
第7章 透水混凝土
7.1 透水混凝土简介
7.1.1 透水混凝土特点
7.1.2 透水混凝土的分类与用途
7.1.3 透水混凝土国内外的研究情况
7.2 透水混凝土制备方法
7.2.1 原料选择
7.2.2 透水混凝土性能要求
7.2.3 透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7.2.4 透水混凝土结构设计
7.2.5 透水混凝土施工要求
7.2.6 透水混凝土验收要求
7.3 透水混凝土性能评价方法
7.3.1 透水系数的测定方法
7.3.2 孔隙率测定方法
7.3.3 透水混凝土抗冻性测试方法
7.3.4 透水混凝土耐磨性测试方法
7.4 透水混凝土的应用
7.4.1 用于雨水渗透的透水型混凝土材料
7.4.2 用于场地透水性铺设的透水混凝土制品
第8章 环境修复型海工生态混凝土
8.1 试验原料
8.1.1 水泥
8.1.2 粗骨料
8.1.3 细骨料
8.1.4 矿物掺合料
8.1.5 外加剂
8.2 试验方法
8.2.1 试样的制备与养护
8.2.2 孔隙率的测定方法
8.2.3 力学性能测试方法
8.2.4 快速冻融试验方法
8.2.5 抗硫酸盐腐蚀性能的试验研究方法
8.3 粗骨料紧密堆积填充理论的制备技术
8.3.1 粗骨料紧密堆积填充理论
8.3.2 配合比设计主要参数确定
8.3.3 粗骨料紧密堆积填充理论的验证研究
8.4 粗骨料包裹厚度的填充理论制备技术
8.4.1 粗骨料包裹厚度的填充理论
8.4.2 控制技术研究
8.4.3 试验验证研究
8.5 海工生态混凝土孔隙率和强度
8.5.1 海工生态混凝土参考配合比
8.5.2 海工生态混凝土试验结果分析
8.6 海工生态混凝土的抗冻性能
8.6.1 快冻试验结果及分析
8.6.2 慢冻试验结果及分析
8.7 海工生态混凝土的抗硫酸盐腐蚀性能
8.7.1 海工生态混凝土抗硫酸盐腐蚀性能
8.7.2 胶凝材料用量对海工生态混凝土抗硫酸盐腐蚀性能的影响
8.7.3 孔隙率对抗硫酸盐腐蚀性能的影响
8.7.4 矿物掺合料种类对抗硫酸盐腐蚀性能的影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