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推拿与护理 / 全国普通高等医学院校护理学类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
作者: 彭德忠
出版时间:2016年8月
出版社: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9787506782623
- 1-1
- 118689
- 0048172760-0
- 2016年8月
- 医学
- 中医学
- R245
- 护理学类
- 本科
本教材供全国普通高等医学院校护理学类专业师生教学使用。
上篇 针灸基础篇
绪论
一、针灸推拿学发展简史
二、针灸推拿与护理关系
第一章 经络腧穴总论
第一节 经络系统的组成
一、十二经脉
二、奇经八脉
三、十五络脉
四、十二经别
五、十二经筋
六、十二皮部
第二节 经络的生理功能和临床应用
一、经络的生理功能
二、经络的临床应用
第三节 腧穴的命名、分类与治疗作用
一、腧穴的命名
二、腧穴的分类
三、腧穴的治疗作用
第四节 特定穴
一、特定穴及分类
二、特定穴的分布及特点
第五节 腧穴的定位方法
一、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
二、骨度分寸定位法
三、手指同身寸定位法
四、简便定位法
第二章 经络腧穴各论
第一节 十二经脉及其腧穴
一、手太阴肺经(LU)
二、手阳明大肠经(u)
三、足阳明胃经(ST)
四、足太阴脾经(SP)
五、手少阴心经(HT)
六、手太阳小肠经(SI)
七、足太阳膀胱经(BL)
八、足少阴肾经(K1)
九、手厥阴心包经(PC)
十、手少阳三焦经(SJ)
十一、足少阳胆经(GB)
十二、足厥阴肝经(LR)
第二节 奇经八脉及其腧穴
一、督脉(Du)
二、任脉(RN)
第三节 常用奇穴
一、头颈部穴(Ex—HN)
二、胸腹部穴(Ex—cA)
三、背腰部穴(Ex—B)
四、上肢部穴(Ex—uE)
五、下肢部穴(Ex—LE)
第三章 刺灸法
第一节 毫针刺法
一、针刺前准备
二、持针法与进针法
三、行针法与得气
四、毫针补泻法
五、留针法和出针法
六、异常情况的处理和注意事项
第二节 灸法
一、灸法的材料
二、灸法的作用
三、灸法的种类
四、灸法的操作及应用
五、灸法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六、灸法的注意事项
第三节 其他针法
一、头针法
二、耳针法
三、三棱针法
四、皮肤针法
五、皮内针法
六、电针法
七、穴位注射法
八、穴位贴敷法
……
中篇 推拿基础篇
下篇 常见疾病狐狸篇
附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