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作战装备维修保障系统结构设计理论与方法(精)
作者: 朱小冬,王毅刚,周辅疆,叶飞,孙志刚
出版时间:2015年8月
出版社:国防工业出版社
- 国防工业出版社
- 9787118103472
- 116404
- 2015年8月
- 未分类
- 未分类
- E92
朱小冬、王毅刚、周辅疆、叶飞、孙志刚编著《地面作战装备维修保障系统结构设计理论与方法(精)》是论述基于作战计划的地面作战装备维修保障系统结构设计理论与方法的专著,可供装备维修保障系统研究和设计人员参考。
本书在讨论地面作战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地面作战装备维修保障的原则和特点,分析了影响战时装备维修保障系统结构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战时装备维修保障系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过程,并以有向图为基础,提出了部队指挥关系和维修保障关系矩阵表示方法,为采用数学方法处理系统结构奠定了基础。
本书从维修保障系统结构设计目标出发,对维修保障系统的顶层参数设计、目标及参数分解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本书第3章简介了当前常用的维修任务预计方法,重点提出了一种基于作战双方等效兵力、装备可靠性维修性水平的装备战场损坏预计方法。给出了兵力对抗定量描述过程、兰彻斯特方法在体系对抗中的应用,导出了一种装备受击损坏强度的预计与区分方法及装备技术损坏强度预计方法,根据装备维修性水平,给出了基于马尔可夫过程的装备战场损坏预计方法,提出了一套作战部队装备损坏区分和装备损坏程度区分的定量方法,形成了较为系统完整的维修保障任务预计模型和过程。
本书第5章从基本维修单元、维修点、维修级别和维修保障系统四个层次分别建立了较为系统的参数描述模型、参数聚合与解聚模型,实现了维修保障系统结构运算,为工程化开展装备维修保障系统结构设计奠定了基础。
本书第6、7章在给出地面作战装备维修保障系统结构设计总体思路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地面维修保障系统结构设计的工程化过程、方法,讨论了维修点预设、基本维修单元优化配置、维修点调整、共担任务调整、维修方式调整等方面的主要技术方法,实现了一套可开展融合设计人员干预的半自动化的结构设计过程。
第8章以基于简易仿真过程的维修保障系统保障效果评价的基本方法,为快速实施维修保障系统效果评价奠定了基础。
本书第9章以一个地面作战过程为实例,对维修保障系统结构设计、效果评价进行了实例阐述,既是对本书所述理论方法的一种验证,也可为读者运用本书提出的理论与方法提供参考。
第1章 绪论
1.1 基本概念与术语
1.2 地面作战维修保障系统及其特点
1.2.1 地面作战装备维修保障特点
1.2.2 地面作战装备维修保障系统特性
1.3 维修保障系统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
1.3.1 与维修任务需求相对接
1.3.2 与部队作战体系相一致
1.3.3 与部队机动要求相匹配
1.3.4 与降低维修保障资源需求相一致
1.4 开展维修保障系统结构设计的意义
1.4.1 有利于维修保障系统结构和部队作战体系结构的高度匹配
1.4.2 有利于提高部队战时维修保障方案策划能力
1.4.3 有利于实现装备维修过程的精确化保障
第2章 战时维修保障系统结构设计框架
2.1 战时维修保障系统结构设计问题提出
2.2 战时维修保障系统结构设计的主要环节
2.3 影响战时维修保障系统结构设计的主要因素
2.3.1 外部系统影响因素
2.3.2 内部系统影响因素分析
2.4 战时维修保障系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
2.5 战时维修保障系统结构设计的主要步骤
第3章 维修任务预计方法
3.1 维修任务描述
3.1.1 维修任务的定义
3.1.2 装备可修复单元的划分原则
3.1.3 维修任务量模型
3.2 维修任务预计的常用方法
3.3 装备损坏预计的基础理论简介
3.3.1 兰彻斯特方程简介
3.3.2 武器战斗力度量简介
3.3.3 装备可靠性维修性简介
3.3.4 装备战场损坏的主要影响因素
3.4 基于兰彻斯特方程和可靠性维修性方法的维修任务量预计
3.4.1 装备战损率和损坏率
3.4.2 维修任务量预计一般过程
3.4.3 兰彻斯特方程受击损坏强度预计
3.4.4 装备损坏率和损坏次数预计
3.4.5 作战单元装备损坏区分
3.4.6 作战单元装备损坏率及维修任务预计
3.5 维修保障程度要求对维修任务的影响
3.5.1 全面保障率
3.5.2 比例保障率
3.5.3 实用保障率
3.5.4 考虑保障率的维修任务预计
3.6 其他因素对维修任务的影响讨论
3.7 维修任务预计实例
第4章 战时维修保障系统结构设计目标分解
4.1 战时维修保障系统的特性及特性定量参数
4.1.1 维修保障系统的顶层特性
4.1.2 维修保障系统顶层特性的定量参数概述
4.2 基于公理化设计理论的维修保障系统结构设计
需求分析及目标分解
4.2.1 维修保障系统结构设计需求分析
4.2.2 战时维修保障系统结构设计目标分解
4.2.3 战时维修保障系统结构设计目标分解框架构建
第5章 战时维修保障系统结构设计模型
5.1 战时维修保障系统组成要素属性值模型
5.1.1 基本维修单元属性模型
5.1.2 维修点属性模型
5.1.3 维修保障级别属性模型
5.1.4 维修保障系统属性模型
5.2 战时维修保障系统结构关系模型
5.2.1 维修保障关系模型
5.2.2 模型基本假设
5.3 维修保障点的相关模型
5.3.1 维修点的维修任务分配模型
5.3.2 维修点维修保障服务时间模型
5.3.3 维修点基本维修单元数量模型
5.3.4 维修点基本维修单元利用率模型
5.4 维修保障级别相关模型
5.5 维修保障系统相关模型
5.5.1 维修保障资源规模模型
5.5.2 维修保障任务量模型
第6章 无约束的战时维修保障系统结构设计
6.1 战时维修保障系统结构设计方法提出及设计思路
6.1.1 设计假设和规定
6.1.2 占构设计方法提出
6.1.3 设计基本思路
6.2 战时维修保障系统结构设计的约束
6.3 战时维修保障系统结构的无约束基本设计过程
6.4 作战单元设计顺序规划
6.5 预设维修点的设置
6.6 维修点内基本维修单元配置
6.7 维修点内基本维修单元调整
6.8 维修点调整设计
6.8.1 维修点的撤销设计
6.8.2 维修点的合并设计
6.8.3 维修点的拆分设计
6.9 设计结果汇总
第7章 有约束的战时维修保障系统结构设计
7.1 级别约束的维修保障系统结构设计
7.1.1 给定维修保障级别层级数的结构设计
7.1.2 给定维修保障级别与作战单元关系的结构设计
7.2 资源约束的维修保障系统结构设计
7.2.1 基本设计思路
7.2.2 共担任务调整设计
7.2.3 维修方式调整设计
7.2.4 维修任务完成比例调整设计
7.3 级别和资源双约束的维修保障系统结构设计
第8章 战时装备维修保障系统评估
8.1 概述
8.1.1 装备维修保障系统评估主要方法
8.1.2 主要评估参数
8.2 战时装备维修保障系统仿真模型构建
8.2.1 对象系统描述
8.2.2 仿真模型构建
8.3 基于Simu1ink/SimEvents的维修保障系统仿真模型构建
8.3.1 SimEvents仿真模块简介
8.3.2 模型构建
8.3.3 仿真结果
第9章 陆军战役军团维修保障系统设计实例
9.1 作战任务背景
9.2 作战单元的编成及作战指挥关系
9.3 维修任务预计
9.4 战时维修保障系统结构设计
9.4.1 设计约束
9.4.2 维修点与基本维修单元属性设置
9.4.3 作战单元设计顺序规划
9.4.4 维修点配置与调整
9.4.5 设计结果汇总
9.5 战时维修保障系统评估
9.5.1 仿真模型构建
9.5.2 仿真结果分析
附录参考表
参考文献